“如覺如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覺如夢”全詩
大不偪塞虛空,細不入於芥子。
三世諸佛,如覺如夢。
諸大祖師,若存若亡。
與么境界,從上諸圣。
尚迷昧如斯,方今學人,且作么生湊泊。
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分類:
《偈十六首》釋行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豎不窮三際,
橫不亙十方。
大不偪塞虛空,
細不入於芥子。
三世諸佛,
如覺如夢。
諸大祖師,
若存若亡。
與么境界,
從上諸圣。
尚迷昧如斯,
方今學人,
且作么生湊泊。
但得雪消去,
自然春到來。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釋行瑛創作的偈頌,通過對佛教思想的表達,表露出對人生境界的思考和悟性。
詩中的“豎不窮三際,橫不亙十方”表達了“無形無色”的境界,意味著佛教追求的無限廣闊。無論是豎直的還是水平的,都無法盡量其范圍。接著,“大不偪塞虛空,細不入於芥子”形容了宇宙間的廣大和微小,因為它們既無法被填充滿也無法被包容。
詩中的“三世諸佛,如覺如夢”指出所有佛陀都像是覺悟和夢境中的存在,即同一存在的不同表現。而“諸大祖師,若存若亡”則表明眾多的祖師可能既存在也不存在,這象征著他們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接下來,“與么境界,從上諸圣。尚迷昧如斯”表示學人們仍然在迷惑和困惑的狀態下,與那種圣賢境界有所距離。最后,“方今學人,且作么生湊泊。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則表達了對學人的建議和寄望,即只要修行、領悟,便能戰勝迷惑,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佛教思想的智慧和境界,具有內涵深遠的哲理和啟示。通過對無限的廣闊和微小的細碎的描繪,展示了人生的虛無和存在的相對性。通過對佛陀和祖師的描述,強調了人們尚未達到的境界和需要超越的困惑。最后,表達了對于修行者的鼓勵和希望,通過領悟和消去迷惑,迎來新的生機和希望。
“如覺如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í liù shǒu
偈十六首
shù bù qióng sān jì, héng bù gèn shí fāng.
豎不窮三際,橫不亙十方。
dà bù bī sāi xū kōng, xì bù rù yú jiè zǐ.
大不偪塞虛空,細不入於芥子。
sān shì zhū fú, rú jué rú mèng.
三世諸佛,如覺如夢。
zhū dà zǔ shī, ruò cún ruò wáng.
諸大祖師,若存若亡。
yǔ me jìng jiè, cóng shàng zhū shèng.
與么境界,從上諸圣。
shàng mí mèi rú sī, fāng jīn xué rén,
尚迷昧如斯,方今學人,
qiě zuò me shēng còu pō.
且作么生湊泊。
dàn dé xuě xiāo qù,
但得雪消去,
zì rán chūn dào lái.
自然春到來。
“如覺如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