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遙空木落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霽遙空木落時”全詩
白蓮舊社人離久,丹闕經年信去稀。
入觀夜堂江月滿,揮松秋殿晝燈微。
林中自有吾廬在,請益終期海上歸。
分類:
《上法智大師》釋遇昌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法智大師
雨霽遙空木落時,
危亭南望倍依依。
白蓮舊社人離久,
丹闕經年信去稀。
入觀夜堂江月滿,
揮松秋殿晝燈微。
林中自有吾廬在,
請益終期海上歸。
中文譯文:
雨過天晴,遙看空中的落葉,
危亭上向南望,倍感離愁。
白蓮舊寺中的人們離去已久,
紅墻經年寥寥,信仰逐漸薄弱。
入觀夜堂,江上的月光正圓滿,
揮動松枝,秋殿內的白晝微光。
林中有我自己的茅廬住所,
請施主賜予智慧,終將期待能回歸大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佛教僧人釋遇昌(1087-1154)所作,他與法智大師有過一段師徒關系。詩中描繪了林中的廬山景色,通過雨過天晴和觀賞落葉的場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舊寺寂寞無人的消極感慨,以及人們信仰的漸漸衰弱。但作者并沒有陷入絕望,而是寄望于得到智慧的幫助,最終能回歸佛法的殿堂。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寺廟景色和內心感受的畫面。通過對寺廟、自然景色的描寫,以及對離別和信仰衰弱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教義深切的思考與向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言簡意賅,給人一種寧靜、清凈的感覺。
“雨霽遙空木落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fǎ zhì dà shī
上法智大師
yǔ jì yáo kōng mù luò shí, wēi tíng nán wàng bèi yī yī.
雨霽遙空木落時,危亭南望倍依依。
bái lián jiù shè rén lí jiǔ, dān quē jīng nián xìn qù xī.
白蓮舊社人離久,丹闕經年信去稀。
rù guān yè táng jiāng yuè mǎn, huī sōng qiū diàn zhòu dēng wēi.
入觀夜堂江月滿,揮松秋殿晝燈微。
lín zhōng zì yǒu wú lú zài, qǐng yì zhōng qī hǎi shàng guī.
林中自有吾廬在,請益終期海上歸。
“雨霽遙空木落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