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頓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年頓忘”全詩
一臂勿斷,九年頓忘。
雷暈紋於象齒,花釀蜜於蜂房。
派列枝分兮子孫繁碎,烏非馬似言語文章。
分類:
《偈頌二十三首》釋云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十三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釋云岫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水流易發,昆侖山之水容易涌溢,而少林寺之春花卻難以盛開的情景。詩人以此表達了人世間事物的無常和變幻,以及人們對事物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逝的觸動。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昆侖之水易發,
少林之春難芳。
一臂勿斷,
九年頓忘。
雷暈紋於象齒,
花釀蜜於蜂房。
派列枝分兮子孫繁碎,
烏非馬似言語文章。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偈頌二十三首》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對昆侖山之水易發、少林寺之春花難以盛開進行了對比。通過這一對比,詩人表達了世間萬物的無常和變幻的特性。詩句“一臂勿斷,九年頓忘”意味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消融人們對事物的記憶,強調了時光對于人事物的影響。
詩人進一步運用比喻手法,將雷暈紋與於象齒、花釀蜜於蜂房進行對應。這樣的比喻描繪了雷電在大象牙齒上留下的斑紋和蜜蜂在蜂房中釀造蜜液的情景,通過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中萬物的美好,同時也強調了時光的流逝和變遷的不可逆轉。
最后兩句“派列枝分兮子孫繁碎,烏非馬似言語文章”寓意融奇特而富有哲理。它們表達了派系紛爭和事物的分歧,與人們之間的言辭爭斗相提并論,余音裊裊,引起讀者更多的思考。
總體而言,《偈頌二十三首》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展現了佛家智慧和對人世間萬物無常性的把握,令人不禁深思。
“九年頓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二十三首
kūn lún zhī shuǐ yì fā, shǎo lín zhī chūn nán fāng.
昆侖之水易發,少林之春難芳。
yī bì wù duàn, jiǔ nián dùn wàng.
一臂勿斷,九年頓忘。
léi yūn wén yú xiàng chǐ, huā niàng mì yú fēng fáng.
雷暈紋於象齒,花釀蜜於蜂房。
pài liè zhī fēn xī zǐ sūn fán suì, wū fēi mǎ shì yán yǔ wén zhāng.
派列枝分兮子孫繁碎,烏非馬似言語文章。
“九年頓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