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久留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為久留滯”全詩
詎分江轉字,但見路緣云。
山館夜聽雨,秋猿獨叫群。
無為久留滯,圣主待遺文。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送顏司議使蜀訪圖書》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顏司議使蜀訪圖書》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詩作之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顏司議(唐代官員,受命去蜀地搜尋珍貴圖書)即將啟程的送別之情。
詩中運用了描寫自然景色的手法,創造了一幅山水畫卷。首句“軺駕一封急,蜀門千嶺曛”指顏司議乘坐轎車,急急忙忙地從蜀地離開。接著,“詎分江轉字,但見路緣云”描繪了蜀地山水的壯麗景色。詩人表示無法分辨江河的轉向和水路的蜿蜒,只能看到云彩圍繞在路邊。
下一段,詩人寫到自然環境中的夜晚。“山館夜聽雨,秋猿獨叫群”表現了夜晚的寧靜與幽雅。詩人在山館聽到淅淅瀝瀝的雨聲,獨自傾聽著秋天猿猴們合奏的聲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最后兩句“無為久留滯,圣主待遺文”表達了對顏司議早日辦好事情、早日歸來的希望。詩人還暗示圣主期待他帶回來的珍貴圖書,以利于國家的治理和文化的傳承。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出送別的情感,同時也映射出大自然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思考人類行為的寓言方式,發出對朋友的美好祝愿、對社會進步的期盼。
“無為久留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 sī yì shǐ shǔ fǎng tú shū
送顏司議使蜀訪圖書
yáo jià yī fēng jí, shǔ mén qiān lǐng xūn.
軺駕一封急,蜀門千嶺曛。
jù fēn jiāng zhuǎn zì, dàn jiàn lù yuán yún.
詎分江轉字,但見路緣云。
shān guǎn yè tīng yǔ, qiū yuán dú jiào qún.
山館夜聽雨,秋猿獨叫群。
wú wéi jiǔ liú zhì, shèng zhǔ dài yí wén.
無為久留滯,圣主待遺文。
“無為久留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