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丹心終徇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信丹心終徇國”全詩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歸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終徇國,只慚白面不知兵。
二爻無遯公知否,底事吳門變姓名。
分類:
《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唐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是唐涇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薰風吹拂著臉,夢已經清醒。
手握孤注一擲,竟然逃離了盟約。
五百位南冠將士歸于大海,
七十個燕國旗幟回歸故土。
他們心懷堅定志向,為了國家奉獻一切,
只可惜我這白面書生不懂得武藝。
你們知道二爻中那位無遯公嗎?
吳門底下發生的事情改變了我的姓名。
詩意:
這首詩詞以哀悼的口吻,表達了對江南忠臣的敬意和悲痛之情。詩中提到的“南冠”是指江南地區的勇士,他們舍棄家園,投身戰亂的洪流,為國家捉襟見肘,不辭辛勞。而“北旆”則指燕京的紛爭,這里是對北方的戰亂景象的描繪。作者以自身身份為白面書生,對自己未知軍事的無能感到惋惜。最后的“二爻無遯公”和“底事吳門變姓名”則暗示著作者自己以及吳門所發生的事情,使得他的人生發生了轉變。
賞析:
《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以簡練的詞句刻畫出當時江南忠臣無私奉獻、舍生忘死的精神風貌。詩中用典精妙,描繪了南北兩地的戰爭景象,通過對自身身份和吳門事變的描述,更加突出了忠義、榮辱觀等人性品質的對比。整首詩情感真摯,節奏流暢,體現了作者對忠臣忠國精神的敬仰和對戰爭的深思。通過對史實的感慨,唐涇使這首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歷史意義,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賞析。
“自信丹心終徇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sì zhōng jié guó zhī jì yě gē yǐ āi zhī
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
duō duō xūn fēng mèng yǐ líng, shǒu tí gū zhù jìng táo méng.
咄咄薰風夢已靈,手提孤注竟逃盟。
nán guān rù hǎi wǔ bǎi kè, běi pèi guī yàn qī shí chéng.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歸燕七十城。
zì xìn dān xīn zhōng xùn guó, zhǐ cán bái miàn bù zhī bīng.
自信丹心終徇國,只慚白面不知兵。
èr yáo wú dùn gōng zhī fǒu, dǐ shì wú mén biàn xìng míng.
二爻無遯公知否,底事吳門變姓名。
“自信丹心終徇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