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讓一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季子讓一國”全詩
寧當寶一劍,不為徐君懸。
徐君雖亡骨未朽,劍掛墳前白楊柳。
君知不知不足悲,我心許君終不移。
分類:
《季子掛劍歌》唐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季子掛劍歌》
唐肅
季子讓一國,
視之敝屣然。
寧當寶一劍,
不為徐君懸。
徐君雖亡骨未朽,
劍掛墳前白楊柳。
君知不知不足悲,
我心許君終不移。
【中文譯文】
季子舍棄了一國的封爵,
看著那破舊的王室。
他寧愿把寶貴的劍獻給他,
也不愿為徐君效力。
徐君雖然已經去世,骨頭未朽,
但劍掛在他墓前的白楊樹上。
君王啊,你是否知道這不足令人悲傷,
我心中的忠誠永遠不會改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末年的亂世背景以及人們不同的選擇。季子原本是一位高官,但他不愿為已經衰敗的國家效力,舍棄了封爵。他決心將自己珍貴的劍獻給徐君,即使徐君已經去世,他還是在徐君的墓前掛上了劍,表達了自己的忠誠。此詩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衰敗的失望和對忠誠的贊美。
詩中的“季子”和“徐君”,可以視作明末時期的兩種典型人物形象。季子代表了那些不愿為腐敗政權效力的人,他選擇了個人的尊嚴和忠誠。而徐君則代表了那些對權力和地位執著的人,即使已經去世,也仍然讓人們掛上了劍。通過這兩位人物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于忠誠和個人價值觀的思考。
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深深的忠誠與堅持,表達了作者不愿追隨腐朽的統治者,更愿意將自己的珍貴貢獻給真正值得尊敬的人物。這種忠誠精神和對正義的崇敬令人欽佩。
總之,《季子掛劍歌》以簡潔有力的文字展現了明末時期人們面臨的困境和不同選擇的態度,同時贊美了忠誠和正義的力量。
“季子讓一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ǐ guà jiàn gē
季子掛劍歌
jì zǐ ràng yī guó, shì zhī bì xǐ rán.
季子讓一國,視之敝屣然。
níng dāng bǎo yī jiàn, bù wéi xú jūn xuán.
寧當寶一劍,不為徐君懸。
xú jūn suī wáng gǔ wèi xiǔ, jiàn guà fén qián bái yáng liǔ.
徐君雖亡骨未朽,劍掛墳前白楊柳。
jūn zhī bù zhī bù zú bēi, wǒ xīn xǔ jūn zhōng bù yí.
君知不知不足悲,我心許君終不移。
“季子讓一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