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苗安可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苗安可任”全詩
澹然山景晏,泉谷響幽禽。
仿佛謝塵跡,逍遙舒道心。
顧我腰間綬,端為華發侵。
簿書勞應對,篇翰曠不尋。
薄田失鋤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慚所問,想望東山岑。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答馮魯秀才》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馮魯秀才
晨坐枉瓊藻,
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
泉谷響幽禽。
仿佛謝塵跡,
逍遙舒道心。
顧我腰間綬,
端為華發侵。
簿書勞應對,
篇翰曠不尋。
薄田失鋤耨,
生苗安可任。
徒令慚所問,
想望東山岑。
詩詞中文譯文:
答復馮魯秀才
清晨坐在華麗的座椅上,
知道你兒子回到了中林。
寧靜的山景變得慢慢寧靜,
泉水和山谷傳來幽禽的聲音。
仿佛掩蓋了塵土的痕跡,
自由自在地舒展著心靈的道路。
看看我腰間的華發,
已經開始侵蝕了我的青春。
瑣碎的事務繁忙地應對,
卻找不到一篇合適的筆墨。
田地太小失去了鋤耕的力氣,
種植的嫩苗怎能放任生長。
只能讓我對自己感到慚愧,
向往著東山的靜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韋應物回答馮魯秀才的一首詩。詩人以世俗瑣事為引子,抒發了對安逸自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
詩中詩人坐在華麗的座椅上,映襯著清晨的美景,體現了詩人追求高雅生活的心境。他知道馮魯秀才的兒子回到了中林,而自己卻被瑣事所困擾,感到無所適從,無法找到靈感。在這個兒子回歸家庭的時刻,詩人感到了對自己年少時光的侵蝕,腰間的綬(即領帶)象征著歲月的痕跡。
詩人通過對自己境遇的反思,暗示了個人處境與社會現實的對比。他在喧囂的塵世中,向往清幽的山林,逍遙自在地追隨內心的道路。詩人對書寫的困擾和失望,表達了他追求文學創作的迫切心情。他感到自己的田地太小,無法耕種,生命中的成果被束縛了。他的悵惘與憧憬交織在東山的想象中。整首詩通過描繪清晨的寧靜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追求精神追求和自我價值的向往。
“生苗安可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féng lǔ xiù cái
答馮魯秀才
chén zuò wǎng qióng zǎo, zhī zi fǎn zhōng lín.
晨坐枉瓊藻,知子返中林。
dàn rán shān jǐng yàn, quán gǔ xiǎng yōu qín.
澹然山景晏,泉谷響幽禽。
fǎng fú xiè chén jī, xiāo yáo shū dào xīn.
仿佛謝塵跡,逍遙舒道心。
gù wǒ yāo jiān shòu, duān wèi huá fà qīn.
顧我腰間綬,端為華發侵。
bù shū láo yìng duì, piān hàn kuàng bù xún.
簿書勞應對,篇翰曠不尋。
bó tián shī chú nòu, shēng miáo ān kě rèn.
薄田失鋤耨,生苗安可任。
tú lìng cán suǒ wèn, xiǎng wàng dōng shān cén.
徒令慚所問,想望東山岑。
“生苗安可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