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流水朝還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前流水朝還暮”全詩
門前流水朝還暮,堂下閑云古復今。
月色有時依宴坐,秋聲隨處伴謳吟。
期師便作終焉計,忍負平生物外心。
分類:
《寄五峰諫長老》唐詢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五峰諫長老》
禪客居山患不深,
五峰幽絕杳難尋。
門前流水朝還暮,
堂下閑云古復今。
月色有時依宴坐,
秋聲隨處伴謳吟。
期師便作終焉計,
忍負平生物外心。
中文譯文:
禪客住在山中,病苦不深,
五峰幽秘而又令人難以尋找。
門前的水流,朝日還未升起就開始奔流,到了黃昏又歸于平靜,
庭院下的云彩,既有古老的,也有今天的。
月亮的光芒時而出現,仿佛在宴席上坐著,
秋天的聲音隨處圍繞,成為吟唱的伴侶。
期望老師可以早日圓寂,
我忍受著平生中超越俗世的心靈的重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唐詢寫給他的老師五峰諫長老的一首簡短的寄語之詩。詩人居住在山中,離世俗疾苦較遠,但他認為自己并不算有真正的禪境,與五峰的幽靜之地相比,自己的居所是微不足道的。詩中的“門前流水朝還暮,堂下閑云古復今”,形象地描繪出了禪客居住環境的寧靜和恒久,并表達了作者對禪境的追求。同時,詩中的“月色有時依宴坐,秋聲隨處伴謳吟”,則顯現出詩人的清靜雅致和對自然美景的感受和理解。
在詩的最后兩句,“期師便作終焉計,忍負平生物外心”,詩人希冀老師能早日圓寂,顯然是將老師視為至高的禪宗理想,同時表達了自己心靈的痛苦和追求。整首詩既抒發了詩人對禪境的向往和迷戀,又以師徒情深的奉獻之情作為情感結尾,給人一種寧靜而又悠遠的感覺。這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禪境的追求和詩人對于師長的心靈敬仰,寄托了詩人對內心的期待和奉獻。
“門前流水朝還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ǔ fēng jiàn zhǎng lǎo
寄五峰諫長老
chán kè jū shān huàn bù shēn, wǔ fēng yōu jué yǎo nán xún.
禪客居山患不深,五峰幽絕杳難尋。
mén qián liú shuǐ cháo hái mù, táng xià xián yún gǔ fù jīn.
門前流水朝還暮,堂下閑云古復今。
yuè sè yǒu shí yī yàn zuò, qiū shēng suí chù bàn ōu yín.
月色有時依宴坐,秋聲隨處伴謳吟。
qī shī biàn zuò zhōng yān jì, rěn fù píng shēng wù wài xīn.
期師便作終焉計,忍負平生物外心。
“門前流水朝還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