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詩僧林下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記詩僧林下約”全詩
既老固應全晚節,雖貧豈暇計留資。
元非矯飾求為異,自是行藏要合宜。
曾記詩僧林下約,為將蹤跡報渠知。
分類:
《次韻奉答諸公》汪大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衰年已過縱心期,安得聰明及往時。
既老固應全晚節,雖貧豈暇計留資。
元非矯飾求為異,自是行藏要合宜。
曾記詩僧林下約,為將蹤跡報渠知。
詩意:
這首詩作于宋代,作者汪大猷表達了對過去年華逝去的遺憾和對未來能力的懷疑。他意識到衰老已經過去,即使再懷有聰明才智,也無法回到過去。然而,他仍然決心保持晚年的高尚品德,盡管貧困,也不圖謀個人私利。作者認為,真正的品性應當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裝飾追求與眾不同。他回憶起與一位詩僧在林間約定的事情,決心將自己的足跡告知他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嘆,以及對傳統美德和真實性的追求。作者的心境淡然從容,沒有讓衰老帶來的失落與焦慮籠罩思緒。他希望能夠保持晚年的高尚品德,不受貧困所累,無暇計較物質的得失。他認為真正的品質應當自然而然地展示出來,不需要刻意追求與眾不同。這首詩還展示了汪大猷對詩意眾多的生活的熱愛和執著。他與詩僧相約,希望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傳達給更多的人,也表達了他對文化傳承的責任和使命感。整首詩樸實中見內涵,通過描繪個人與年華的對話,展示了智慧與情感的交融。
“曾記詩僧林下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èng dá zhū gōng
次韻奉答諸公
shuāi nián yǐ guò zòng xīn qī, ān dé cōng míng jí wǎng shí.
衰年已過縱心期,安得聰明及往時。
jì lǎo gù yīng quán wǎn jié, suī pín qǐ xiá jì liú zī.
既老固應全晚節,雖貧豈暇計留資。
yuán fēi jiǎo shì qiú wèi yì, zì shì xíng cáng yào hé yí.
元非矯飾求為異,自是行藏要合宜。
céng jì shī sēng lín xià yuē, wèi jiāng zōng jī bào qú zhī.
曾記詩僧林下約,為將蹤跡報渠知。
“曾記詩僧林下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