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置錐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無置錐地”全詩
徒以歲月資,屢蒙藩條寄。
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
機杼十縑單,慵疏百函愧。
常負交親責,且為一官累。
況本濩落人,歸無置錐地。
省己已知非,枉書見深致。
雖欲效區區,何由枉其志。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答故人見諭》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故人見諭》是唐代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自稱素來不圖名利,沒有能力做到周全的人。只能依靠歲月的積聚,屢次得到他人的贈予和支持。時常受到來信的風雨襲擊,感受到了物質的溫情和東西的饋贈。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心情不由得浮漂不定,感到自己在物質上的欠缺和不足。以至于難以履行對朋友和親人的應有責任,而且還為一份官職的壓力所累。詩人覺得自己原本就是一個沒有落腳之地的困惑之人,即使返回故鄉也沒有放置他的地方。思考了自己的無力感和無法實現的夢想之后,他為自己寫下了這篇詩,表達出追求的志向。但是他感到自己的志向很小,如何能夠實現這個微小的志向呢?
此詩揭示了詩人面對物質和現實壓力時的焦慮與困惑。盡管他渴望有所成就,但他也對自己的能力和處境感到困惑與無奈。整首詩情感沉郁,表達了心境的低落和無助,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于追求自己志向的無奈和糾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圓器。
我心胸平凡,缺乏智慧與才能。
徒以歲月資,屢蒙藩條寄。
只能依靠時間的積累,屢次得到他人的贈予和支持。
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
時常受到來信的風雨襲擊,感受到了物質的溫情和東西的饋贈。
機杼十縑單,慵疏百函愧。
紡織十匹細布,拖延百個函件仍然愧疚。
常負交親責,且為一官累。
經常擔負著與親友的責任,還要為一份官職的壓力所累。
況本濩落人,歸無置錐地。
更何況我這個漂泊的人,即使歸回故鄉也沒有落腳之地。
省己已知非,枉書見深致。
省察自己的身份已經明白自己的不足,白白寫詩表達了深摯的情感。
雖欲效區區,何由枉其志。
即使渴望效法他人身上的功績,但自己的志向如何能夠實現呢?
這首詩詞揭示了詩人面對現實壓力時的焦慮與困惑。詩人自稱為“素寡名利心”,表達出他不追求名利的心態。他感到自己的能力有限,難以達到“周圓”的境地。他依靠歲月積累,屢次從他人那里得到贈與和支持。但是,他也感受到物質的溫情和東西的饋贈所帶來的壓力。他的心情浮漂不定,因為自己在物質上的欠缺和不足。他的情緒受到了來信的風雨所影響。他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完成手頭的事情,因此對朋友和親人的責任感到愧疚。而且,他還為一份官職的壓力所累。詩人覺得自己原本就是一個沒有落腳之地的困惑之人,即使返回故鄉也沒有放置他的地方。思考了自己的無力感和無法實現的夢想之后,他為自己寫下了這篇詩,表達出追求的志向。但是他感到自己的志向很小,如何能夠實現這個微小的志向呢?整首詩情感沉郁,表達了心境的低落和無助,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于追求自己志向的無奈和糾結。
“歸無置錐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gù rén jiàn yù
答故人見諭
sù guǎ míng lì xīn, zì fēi zhōu yuán qì.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圓器。
tú yǐ suì yuè zī, lǚ méng fān tiáo jì.
徒以歲月資,屢蒙藩條寄。
shí fēng zhòng shū zhá, wù qíng dūn huò yí.
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
jī zhù shí jiān dān, yōng shū bǎi hán kuì.
機杼十縑單,慵疏百函愧。
cháng fù jiāo qīn zé, qiě wèi yī guān lèi.
常負交親責,且為一官累。
kuàng běn huò luò rén, guī wú zhì zhuī dì.
況本濩落人,歸無置錐地。
shěng jǐ yǐ zhī fēi, wǎng shū jiàn shēn zhì.
省己已知非,枉書見深致。
suī yù xiào qū qū, hé yóu wǎng qí zhì.
雖欲效區區,何由枉其志。
“歸無置錐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