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上白云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臺山上白云浮”全詩
歷代珠幡懸法界,累朝金剎列峰頭。
風雷激烈龍池夜,草木凄涼雁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塵機到此盡應要。
分類:
《佛教光寺》王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在五臺山上白云飄浮,云散臺高境幽幽。
歷代掛有珠幡的佛教法界,累朝金剎列在峰頂。
風雷激烈的龍池之夜,草木凄涼雁飛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的客人,來到這里應該收斂塵機。
詩意:
本詩描繪了五臺山的景色,以及佛教光寺的壯麗和寧靜。詩人通過山上的白云、高臺和掛有珠幡的法界,展示了佛教的莊嚴和歷史。接著,詩人描繪了龍池愈夜愈烈的風雷和草木凋零的秋天,表達了歲月更迭和生命的無常。最后,詩人以世俗的名利和繁忙的客人對照,暗示人們在這樣的寺廟中應該遠離塵囂,凈化心靈。
賞析:
《佛教光寺》這首詩描繪了山水和宗教景觀,體現了王陶對佛教的敬仰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運用對比的手法,詩人表現了佛教寺廟的寧靜與現實世界的喧囂之間的鮮明對比。詩人以山峰、云霧、法界和金剎等佛教元素,凸顯出佛教的莊嚴和歷史的沉淀。與此同時,詩人通過描繪風雷激烈、草木凄涼的自然景觀,表達了歲月更迭和生命的無常。最后,詩人通過將世道的繁忙與寺廟的寧靜進行對比,寄托了對人性的反思,暗示人們在寺廟中應該追求心靈的凈化。整首詩詞意深遠,表達了王陶對佛教信仰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五臺山上白云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ó jiào guāng sì
佛教光寺
wǔ tái shān shàng bái yún fú, yún sàn tái gāo jìng zì yōu.
五臺山上白云浮,云散臺高境自幽。
lì dài zhū fān xuán fǎ jiè, lèi cháo jīn shā liè fēng tóu.
歷代珠幡懸法界,累朝金剎列峰頭。
fēng léi jī liè lóng chí yè, cǎo mù qī liáng yàn hán qiū.
風雷激烈龍池夜,草木凄涼雁寒秋。
shì lù máng máng míng lì kè, chén jī dào cǐ jǐn yīng yào.
世路忙忙名利客,塵機到此盡應要。
“五臺山上白云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