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邊春浪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鷗邊春浪間”全詩
鷗邊春浪間,草外碧云低。
畫憶王摩詰,詩漸杜拾遺。
徘徊半樓月,殘夜水明時。
分類:
《題張氏鐘秀閣》王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張氏鐘秀閣》是宋代詩人王云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卜筑左婁右頁郊扉,
登臨野趣宜。
鷗邊春浪間,
草外碧云低。
畫憶王摩詰,
詩漸杜拾遺。
徘徊半樓月,
殘夜水明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臨張氏鐘秀閣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和文人境界的贊美和思考。
詩的開頭,作者描述了鐘秀閣的位置,卜筑左婁右頁郊扉,意指這座閣樓建在郊外的左婁山和右頁山之間。接著,作者說登上這座閣樓可以欣賞到美妙的野趣,登臨野趣宜。這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同時也暗含了對自然的喜愛和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以鷗邊春浪間、草外碧云低來描繪閣樓所處的環境。鷗邊春浪間表現了春天湖泊波光粼粼的景象,草外碧云低則描繪了遠處青山和云彩的美麗景色。這些描寫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感覺,與詩的整體意境相呼應。
接下來的兩句,畫憶王摩詰,詩漸杜拾遺,表達了作者對文學藝術的向往和追求。王摩詰和杜拾遺都是唐代的文學家,他們的作品被作者視為藝術的典范,通過回憶和漸漸地接近他們,作者展現了對文學傳統的敬仰和追溯。
最后兩句,徘徊半樓月,殘夜水明時,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考。徘徊半樓月意味著作者在半樓徘徊,凝視著明亮的月光。殘夜水明時則描繪了寧靜的夜晚,月光映照在水面上,給人一種恬靜的感受。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在寂靜中沉思的心境,也暗示了他對人生和藝術的思考與追求。
總體而言,王云的《題張氏鐘秀閣》通過對景色、文學和內心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藝術和思考的熱愛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自在、寧靜恬淡生活態度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抒情的筆調,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鷗邊春浪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āng shì zhōng xiù gé
題張氏鐘秀閣
bo zhù zuǒ lóu yòu yè jiāo fēi, dēng lín yě qù yí.
卜筑{左婁右頁}郊扉,登臨野趣宜。
ōu biān chūn làng jiān, cǎo wài bì yún dī.
鷗邊春浪間,草外碧云低。
huà yì wáng mó jí, shī jiàn dù shí yí.
畫憶王摩詰,詩漸杜拾遺。
pái huái bàn lóu yuè, cán yè shuǐ míng shí.
徘徊半樓月,殘夜水明時。
“鷗邊春浪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