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無亭下駐驂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句無亭下駐驂騑”全詩
綁翠鄂君舟上去,浣紗西子網中歸。
禹祠草樹空春色,秦望風煙半夕暉。
王謝勝游何處問,茂林修竹尚依依。
分類:
《越中懷古》魏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越中懷古》是宋代詩人魏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越中地區的景色和歷史遺跡,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懷念之情。
中文譯文:
句無亭下駐驂騑,
鑒水寒光照客衣。
綁翠鄂君舟上去,
浣紗西子網中歸。
禹祠草樹空春色,
秦望風煙半夕暉。
王謝勝游何處問,
茂林修竹尚依依。
詩意:
詩的第一句“句無亭下駐驂騑”,表達了詩人在越中地區的句無亭下停駐觀賞美景的情景。句無亭是一個地名,驂騑指高貴優美的馬匹。詩人通過描寫美麗的亭子和高貴的馬匹,展現了越中地區的景色美麗動人。
詩的第二句“鑒水寒光照客衣”,描繪了鑒水上寒冷的燦爛光芒映照著游人的衣服。這里的“鑒水”是指越中地區的一條江河,通過描繪水光映照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越中地區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的第三句“綁翠鄂君舟上去”,描述了詩人乘坐船只駛向綁翠鄂君。綁翠鄂君是中國古代湖廣地區的一個地名,詩人表達了對這個地方的向往之情。
詩的第四句“浣紗西子網中歸”,描繪了西子湖邊洗練紗帕的女子,通過這一景象,詩人既表達了對美麗的西子湖的描繪,也呼應了前面的“綁翠鄂君”之游的返程。
詩的第五、六句“禹祠草樹空春色,秦望風煙半夕暉”,以“禹祠”和“秦望”作為歷史符號,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之情。詩人感慨于禹祠的遺址與當時的春色草木相映成趣,同時感嘆秦望之地風煙蕭瑟的景象。
最后兩句“王謝勝游何處問,茂林修竹尚依依”,以“王謝”、“茂林修竹”等名人和景物,表達了對逝去的盛世和壯麗景色的思念,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整首詩以描繪越中地區的景色為主線,通過對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緬懷和珍視之情。同時,詩人通過這些美景和歷史符號,抒發了自己對盛世榮光逝去的思念和無奈之情。
賞析:
《越中懷古》以含蓄的筆觸描繪了越中地區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歷史遺跡,通過獨特的意象和隱含的感嘆,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情感表達。詩中運用了典故和歷史符號,使整首詩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詩人既展示了自然的美麗,也通過對歷史景觀的描述,抒發了自己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感傷。整首詩情感真摯、內涵豐富,給人以思考與共鳴的空間,是一首富有詩意的佳作。
“句無亭下駐驂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zhōng huái gǔ
越中懷古
jù wú tíng xià zhù cān fēi, jiàn shuǐ hán guāng zhào kè yī.
句無亭下駐驂騑,鑒水寒光照客衣。
bǎng cuì è jūn zhōu shǎng qù, huàn shā xī zǐ wǎng zhōng guī.
綁翠鄂君舟上去,浣紗西子網中歸。
yǔ cí cǎo shù kōng chūn sè, qín wàng fēng yān bàn xī huī.
禹祠草樹空春色,秦望風煙半夕暉。
wáng xiè shèng yóu hé chǔ wèn, mào lín xiū zhú shàng yī yī.
王謝勝游何處問,茂林修竹尚依依。
“句無亭下駐驂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