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合同其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義合同其歸”全詩
寧如二女子,至性不自移。
人之能為人,所懼大節虧。
吾父死汝手,吾身豈汝隨。
匪云隨我節,義合同其歸。
空山雨流血,白日寒無輝。
女子有是哉,道旁為嗟咨。
北風颯萬類,始見青松姿。
有女焯其行,發潛可無詩。
死其身不顧,身后遑所知。
傷心復傷心,風味日以漓。
寄語讀書者,曷不愧于斯。
分類:
《吳烈女》翁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烈女》一詩,是宋代翁森所作,內容圍繞著士君子的德行和忠誠展開。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兩位女子的贊美和敬仰,同時也蘊含著對道德和正義的呼喚和思考。
該詩寫道,吳國的兩位女子寧愿以生命換取世人對她們高尚品德的贊美,也不愿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她們選擇捍衛家族的清白,不顧黑暗勢力的威脅,堅持做到最堅定的道義準則,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詩中通過描繪寒冷的空山和飄散的血雨來烘托出她們英勇的形象。她們的行為可嘉,讓人感嘆不已。北風呼嘯萬物凋敝時,她們才初次展現出如青松般的堅強姿態。她們的行徑雖然隱密,但卻有著無需言說的力量,這是能言善辯的詩人們所不能及的。
翁森在詩的結尾向讀書人寄語,呼吁他們應該效法吳烈女的精神,勉勵讀書人應該有所感悟、有所努力,不負兒女平時對自己的期望。只有如此,才能無愧于自己所追求的學識和修養。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吳烈女》
士習與世換,一墮不自持。
寧如二女子,至性不自移。
人之能為人,所懼大節虧。
吾父死于汝手,吾身豈汝隨。
匪云隨我節,義合同其歸。
空山雨流血,白日寒無輝。
女子有是哉,道旁為嗟咨。
北風颯萬類,始見青松姿。
有女焯其行,發戰可無詩。
死其身不顧,身后遑所知。
傷心復傷心,風味日以漓。
寄語讀書者,曷不愧于斯。
這首詩描繪了兩位吳國女子以堅定的信念捍衛家族的清白,并為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她們的壯舉被賦予了崇高的價值,是對正義和道德的最高贊頌。與此同時,詩人也通過描繪寒冷的自然景象來烘托她們英勇的行為,使讀者更能感受到她們的偉大和堅守。最后,詩人向讀書人發出呼吁,希望他們能從吳烈女的精神中有所感悟,并在讀書的路上不辜負自己和家人的期望。只有如此,才能達到無愧于學識和修養的境地。
“義合同其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liè nǚ
吳烈女
shì xí yǔ shì huàn, yī duò bù zì chí.
士習與世換,一墮不自持。
níng rú èr nǚ zǐ, zhì xìng bù zì yí.
寧如二女子,至性不自移。
rén zhī néng wéi rén, suǒ jù dà jié kuī.
人之能為人,所懼大節虧。
wú fù sǐ rǔ shǒu, wú shēn qǐ rǔ suí.
吾父死汝手,吾身豈汝隨。
fěi yún suí wǒ jié, yì hé tóng qí guī.
匪云隨我節,義合同其歸。
kōng shān yǔ liú xiě, bái rì hán wú huī.
空山雨流血,白日寒無輝。
nǚ zǐ yǒu shì zāi, dào páng wèi jiē zī.
女子有是哉,道旁為嗟咨。
běi fēng sà wàn lèi, shǐ jiàn qīng sōng zī.
北風颯萬類,始見青松姿。
yǒu nǚ chāo qí xíng, fā qián kě wú shī.
有女焯其行,發潛可無詩。
sǐ qí shēn bù gù, shēn hòu huáng suǒ zhī.
死其身不顧,身后遑所知。
shāng xīn fù shāng xīn, fēng wèi rì yǐ lí.
傷心復傷心,風味日以漓。
jì yǔ dú shū zhě, hé bù kuì yú sī.
寄語讀書者,曷不愧于斯。
“義合同其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