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過藍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曲曲過藍橋”全詩
發原馬之肝,委蛇豸之背。
曲曲過藍橋,意與仙靈會。
靜夜非笙簧,依微送天籟。
分類:
《游罏山》吳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罏山》
通都無羊腸,罏人無羊腸。
發原馬之肝,委蛇豸之背。
曲曲過藍橋,意與仙靈會。
靜夜非笙簧,依微送天籟。
中文譯文:
通往罏山的道路無羊腸般的曲折,罏山的人也沒有羊腸般狹窄的心胸。
我騎著易寶馬跨越山間,像蛇一樣滑稽地彎曲著背脊。
我曲曲折折地走過藍橋,心意與仙靈交流會合。
在靜謐的夜晚,不是吹笙的聲音,而是微微傳來的天籟之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游罏山的情景,通過描繪山路曲折、人心開闊的形象,以及描繪夜晚中的安靜與美妙的音樂,表達了詩人內心豁達、不拘束的情感。
首先,詩中的“通都無羊腸,罏人無羊腸”,以羊腸般曲折的代詞來形容道路和人心,表達了詩人對罏山之行的豁達心態和對罏山人民積極向上的贊美。作者以通到罏山的道路無羊腸的方式,抒發對人心開闊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詩中的“曲曲過藍橋,意與仙靈會”,描繪了詩人曲折穿越藍橋的情景,并表達了與仙靈交流的渴望。這里的藍橋象征著過去的障礙和困境,而詩人通過一次次克服,最終與仙靈(象征著美好與靈感)相會。
最后,詩中的“靜夜非笙簧,依微送天籟”,以靜夜中微弱的音樂為意象,傳達了詩人對夜晚寧靜與美妙的描繪。詩人聽到的不是喧鬧的笙簧聲,而是微弱卻美妙的天籟之音。這樣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與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綜上所述,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個人情感和哲思之間的關聯,以及通過對曲折和開闊、靜謐和美妙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內心自由的向往。
“曲曲過藍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ú shān
游罏山
tōng dōu wú yáng cháng, lú rén wú yáng cháng.
通都無羊腸,罏人無羊腸。
fā yuán mǎ zhī gān, wēi yí zhì zhī bèi.
發原馬之肝,委蛇豸之背。
qū qū guò lán qiáo, yì yǔ xiān líng huì.
曲曲過藍橋,意與仙靈會。
jìng yè fēi shēng huáng, yī wēi sòng tiān lài.
靜夜非笙簧,依微送天籟。
“曲曲過藍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