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轡窮登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攬轡窮登降”全詩
但見白云合,不睹巖中春。
急澗豈易揭,峻途良難遵。
深林猿聲冷,沮洳虎跡新。
始霽升陽景,山水閱清晨。
雜花積如霧,百卉萋已陳。
鳴騶屢驤首,歸路自忻忻。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山行積雨,歸途始霽》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行積雨,歸途始霽》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在山行中遭遇連綿陰雨的困境,最終在歸途上迎來晴朗的景色。
詩意:詩人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寫山行途中連綿不斷的雨水給人帶來的艱辛與不便。然而,盡管雨水不斷,但隨著雨過天晴,詩人在歸途中看到了美麗的景色,并感受到了歸家的喜悅和欣慰。
賞析:詩詞通過描繪山行途中的風景和詩人的情感,展現了自然與人的關系以及人在自然中的微小和脆弱。全詩通過描寫雨水對山行的困擾,表達了自然的力量和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同時,在描述山行歸途時,詩人運用了花草積霧、百卉凋零等形象,傳達了歲月更替和生命的脆弱的主題。在詩的結尾,詩人描述了鳴騶屢驤首和歸路自忻忻,表達了歸家的喜悅和欣慰。
詩詞中文譯文:
攬轡窮登降,陰雨遇二旬。
牽韁終是攀爬, 在連綿的陰雨中度過了二十天。
但見白云合,不睹巖中春。
只見白云合攏,不見山中的春天。
急澗豈易揭,峻途良難遵。
陡峭的深澗不容易攀爬,崎嶇的道路難于前行。
深林猿聲冷,沮洳虎跡新。
深林中猿聲凄冷,泥濕的地面上印有新鮮的虎跡。
始霽升陽景,山水閱清晨。
終于晴朗,陽光升起,山水呈現出清晨的景色。
雜花積如霧,百卉萋已陳。
五花八門的花朵像霧一樣繚繞,百卉凋零已盡。
鳴騶屢驤首,歸路自忻忻。
馬嘶聲不斷響起,歸家的路上心情愉快。
這首詩描繪了山行中遭遇連綿陰雨的困境,以及在歸途上迎來晴朗的景色,通過描寫自然的力量和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以及歲月更替和生命脆弱的主題,傳達了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歸家的喜悅。
“攬轡窮登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xíng jī yǔ, guī tú shǐ jì
山行積雨,歸途始霽
lǎn pèi qióng dēng jiàng, yīn yǔ gòu èr xún.
攬轡窮登降,陰雨遘二旬。
dàn jiàn bái yún hé, bù dǔ yán zhōng chūn.
但見白云合,不睹巖中春。
jí jiàn qǐ yì jiē, jùn tú liáng nán zūn.
急澗豈易揭,峻途良難遵。
shēn lín yuán shēng lěng, jù rù hǔ jī xīn.
深林猿聲冷,沮洳虎跡新。
shǐ jì shēng yáng jǐng, shān shuǐ yuè qīng chén.
始霽升陽景,山水閱清晨。
zá huā jī rú wù, bǎi huì qī yǐ chén.
雜花積如霧,百卉萋已陳。
míng zōu lǚ xiāng shǒu, guī lù zì xīn xīn.
鳴騶屢驤首,歸路自忻忻。
“攬轡窮登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仄韻) 去聲三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