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栴檀消篆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宴坐栴檀消篆字”全詩
儒行合為文暢侶,詩名雅作貫休孫。
心燈久已傳宗意,命服仍嘗錫帝恩。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囂喧。
分類:
《寄金繩院正因大師》薛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金繩院正因大師》是宋代薛奎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寄給金繩院的正因大師,
在寺廟中,我記得他的藝術超凡,
他是佛教中受尊崇的僧侶,
他愿意與我交流和討論。
我們兩個人既有儒家思想,也有儒家行為,
我們的友誼通過詩歌而貫穿,
我的作品被認為是雅致的貫休孫的詩,具有雅稱。
心燈的智慧已經由先輩傳承,
我被封為命服,而還受到皇帝的恩寵。
我在宴會上坐下,凝視著栴檀木制的篆字,
而眼前卻是紛囂喧雜的場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寄給金繩院的正因大師為背景,描述了詩人與僧侶之間的交流和友誼。詩人稱贊正因大師的藝術才華超群,并表達了自己的崇敬和希望與他討論文學藝術的愿望。
詩人提到自己和正因大師皆有儒家思想和行為,他們的友情通過詩歌而貫穿。詩人自稱的詩名雅作貫休孫,說明他的詩歌被認為是雅致高貴的,所以選擇將自己的作品寄給正因大師。
詩人提到了心燈的智慧,心燈是佛教術語,意指人心中的智慧火焰。詩人表示自己能與正因大師交流,已經受到了先輩們智慧的傳承,并得到了封賜和皇帝的恩寵。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在宴會上坐下,眼前是紛囂喧雜的場景,但他凝視著栴檀木制的篆字。栴檀木是上古時代常用的一種高級材料,代表著高貴和珍貴。這里的篆字則象征著文化和歷史。通過這種意象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在喧囂世界中仍然關注和追求高尚的文化和思想。
整首詩以交流、友情和追求高尚的藝術和思想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正因大師的敬佩與渴望,同時將自己的詩作與高雅的文化相連結,展示了對文學和思想的追求。
“宴坐栴檀消篆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īn shéng yuàn zhèng yīn dà shī
寄金繩院正因大師
sēng zhōng yì yì běn chāo qún, shì shì méng qiú jiàn tǎo lùn.
僧中憶藝本超群,釋氏蒙求見討論。
rú xíng hé wéi wén chàng lǚ, shī míng yǎ zuò guàn xiū sūn.
儒行合為文暢侶,詩名雅作貫休孫。
xīn dēng jiǔ yǐ chuán zōng yì, mìng fú réng cháng xī dì ēn.
心燈久已傳宗意,命服仍嘗錫帝恩。
yàn zuò zhān tán xiāo zhuàn zì, yǎn qián huán huì rèn xiāo xuān.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囂喧。
“宴坐栴檀消篆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