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友編中圖畫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孝友編中圖畫底”全詩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輕。
春花秋葉垂千載,雁字鴒原了一生。
孝友編中圖畫底,子孫忽自占清名。
分類:
《題匡山瑞木圖二首》楊長孺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題匡山瑞木圖二首》
孤根初作兩枝榮,
玉柏初出兩枝茂,
五朵終連獨干明。
五朵花終連同一枝,
看取松楸天瑞好,
觀察松楸乃為天上的吉祥物,
如何草木世人輕。
盡管如此,人們卻對樹木不以為然。
春花秋葉垂千載,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落葉經過千年,
雁字鴒原了一生。
鴒雁之字,在這里變成了永恒。
孝友編中圖畫底,
匡山的圖畫里,編織了孝順和友愛的道德,
子孫忽自占清名。
子孫竟然突然占據了美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匡山的瑞木圖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草木的敬重和對人們對待草木的輕蔑的不滿。詩中以典型的象征手法,通過描寫松楸的繁茂和獨特來表達草木的尊貴地位,暗示人們應當對待草木時應倍加珍惜。同時,詩人通過對春花秋葉和鴒雁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界的永恒和人類的短暫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詩人以子孫占據匡山瑞木的清名來結束詩篇,表達了對道德淡漠現象的不滿和憂慮。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巧妙運用典故和象征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作者的人文關懷和對人類行為的思考。整首詩行云流水,平實中帶有深意,給人以深思的啟示,使人們反思對自然和道德的態度以及自身所處的時代價值觀。
“孝友編中圖畫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kuāng shān ruì mù tú èr shǒu
題匡山瑞木圖二首
gū gēn chū zuò liǎng zhī róng, wǔ duǒ zhōng lián dú gàn míng.
孤根初作兩枝榮,五朵終連獨干明。
kàn qǔ sōng qiū tiān ruì hǎo, rú hé cǎo mù shì rén qīng.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輕。
chūn huā qiū yè chuí qiān zǎi, yàn zì líng yuán le yī shēng.
春花秋葉垂千載,雁字鴒原了一生。
xiào yǒu biān zhōng tú huà dǐ, zǐ sūn hū zì zhàn qīng míng.
孝友編中圖畫底,子孫忽自占清名。
“孝友編中圖畫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