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孰知五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是孰知五行”全詩
癡云欲掃除,迅霆無異擬。
無妄而徵疾,勿藥斯有喜。
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
太極奚可圖,可圖非太極。
矧復贅無極,哀哉可太息。
何不觀古圣,一一已默識。
胡為復作圖,交擾而曲屈。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質。
不可離合論,渾渾體自一。
安得孔子生,邪說俱蕩滌。
哀載復哀哉,太息復太息。
分類:
《偶作》楊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作》
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癡云欲掃除,迅霆無異擬。無妄而徵疾,勿藥斯有喜。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太極奚可圖,可圖非太極。矧復贅無極,哀哉可太息。何不觀古圣,一一已默識。胡為復作圖,交擾而曲屈。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質。不可離合論,渾渾體自一。安得孔子生,邪說俱蕩滌。哀載復哀哉,太息復太息。
中文譯文:
道心無動靜,學者為何如此難易。
困于癡迷之云,希望以迅雷掃除。
雖無明顯急癥,但不食藥物仍然有喜悅。
秋天的明月照亮,云朵又能有何思慮。
太極圖可圖謀,卻非完全符合太極之道。
何況重復的無極之圖,可悲可嘆,令人扼腕嘆息。
為何不學古代圣賢,他們早已心領神會。
何必再制作圖表,使事情紛繁復雜。
有誰能理解五行之理,五行都是神奇之質。
不可離合分論,只要保持整體,自然和諧一致。
如果孔子能再生,邪說將會被洗滌。
嘆息又再嘆息,扼腕之情又再扼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主要以道家思想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追求道心的困惑和對于人們紛雜思緒的批判。詩中提到道心無動靜,指出真正體悟道心并不容易,而學者們卻陷入癡迷之云中,希望能迅速掃除此種迷惑。作者著重強調了“無妄而徵疾”,即不必食藥物仍能感到喜悅,暗示了追求道心的過程應該是自然自發的,而不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詩人通過對太極和無極的討論,批判了人們對于道心的誤解和篡改。最后作者呼喚人們應該回歸古代圣賢的教誨,不要制作復雜的圖表,只需保持整體的和諧,這樣才能達到道心的真正境界。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們困于迷惑中的苦惱和對于簡單自然的向往,呼喚人們回歸道心的本真境界。它通過對道家思想的闡述,以及對太極和無極的討論,提醒人們不要追求復雜和紛雜,而是要追求簡單和和諧。整首詩字句簡潔,寥寥數語間包含豐富的哲理,飽含了哲學思辨的深邃之意。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排比和反問等修辭手法,使得詩歌更具有感染力,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與思考。
“是孰知五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偶作
dào xīn fēi dòng jìng, xué zhě hé nán yì.
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
chī yún yù sǎo chú, xùn tíng wú yì nǐ.
癡云欲掃除,迅霆無異擬。
wú wàng ér zhēng jí, wù yào sī yǒu xǐ.
無妄而徵疾,勿藥斯有喜。
yī lún qiū yuè míng, yún wéi qǐ sī lǜ.
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
tài jí xī kě tú, kě tú fēi tài jí.
太極奚可圖,可圖非太極。
shěn fù zhuì wú jí, āi zāi kě tài xī.
矧復贅無極,哀哉可太息。
hé bù guān gǔ shèng, yī yī yǐ mò shí.
何不觀古圣,一一已默識。
hú wéi fù zuò tú, jiāo rǎo ér qū qū.
胡為復作圖,交擾而曲屈。
shì shú zhī wǔ xíng, wǔ xíng jiē miào zhì.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質。
bù kě lí hé lùn, hún hún tǐ zì yī.
不可離合論,渾渾體自一。
ān dé kǒng zǐ shēng, xié shuō jù dàng dí.
安得孔子生,邪說俱蕩滌。
āi zài fù āi zāi, tài xī fù tài xī.
哀載復哀哉,太息復太息。
“是孰知五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