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空自為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究空自為理”全詩
正當秋夏交,原野起煙氛。
坐聽涼飆舉,華月稍披云。
漠漠山猶隱,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靜興彌臻。
息機非傲世,于時乏嘉聞。
究空自為理,況與釋子群。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詩詞的中文譯文為:清晨登上西齋,望著不知不覺已到了夕陽下的時候。此刻正是秋天和夏天的交替,原野上升起了煙塵。坐在這里聽涼風吹拂,華麗的月亮已經逐漸從云中露出。遙遙的山還是隱隱約約的,水面上泛起了漸漸擴散的漣漪。物事在幽暗中更顯得特別,心境的寧靜讓人愈發感到快樂。暫時放下一切,對世俗之事不再關心,與禪僧們一同探討空靈之理。
這首詩詞描寫了作者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在西齋上與僧人一起觀賞景色的情景。通過寫景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和心境的高度贊美。
詩詞以“晨登西齋望”作為開篇,傳達了作者早晨上西齋觀賞景色的情景。接著,通過“正當秋夏交,原野起煙氛”的描寫,表達了秋季和夏季交替的景象,以及原野上升起的煙霧。
之后,詩人通過“坐聽涼飆舉,華月稍披云”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涼爽的夜晚,涼風吹拂,月光透過云層逐漸顯露出來。
在下一節中,詩人運用“漠漠山猶隱,滟滟川始分”的描寫手法,表達了山影的朦朧和水面上泛起漣漪的景象。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此時此刻的特殊之處,物事在幽暗中更顯得特別,心境的寧靜讓人愈發感到快樂。
最后,詩人以“息機非傲世,于時乏嘉聞。究空自為理,況與釋子群。”作為結束,表達了作者暫時放下一切,對世俗之事不再關心,與禪僧們一同探討空靈之理的心情。
整首詩以描寫大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描繪細節,展示了作者在西齋上與僧人一同欣賞秋天夜晚景色時的心境,詩意深遠,意境清新,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心靈的追求和向往。
“究空自為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ī xī zhāi yǔ sēng shén jìng yóu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
chén dēng xī zhāi wàng, bù jué zhì xī xūn.
晨登西齋望,不覺至夕曛。
zhèng dāng qiū xià jiāo, yuán yě qǐ yān fēn.
正當秋夏交,原野起煙氛。
zuò tīng liáng biāo jǔ, huá yuè shāo pī yún.
坐聽涼飆舉,華月稍披云。
mò mò shān yóu yǐn, yàn yàn chuān shǐ fēn.
漠漠山猶隱,滟滟川始分。
wù yōu yè gèng shū, jìng jìng xìng mí zhēn.
物幽夜更殊,境靜興彌臻。
xī jī fēi ào shì, yú shí fá jiā wén.
息機非傲世,于時乏嘉聞。
jiū kōng zì wèi lǐ, kuàng yǔ shì zǐ qún.
究空自為理,況與釋子群。
“究空自為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