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沫亦洪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濤沫亦洪翻”全詩
草木盈川谷,澶漫一平吞。
槎梗方瀰泛,濤沫亦洪翻。
北來注涇渭,所過無安源。
云嶺同昏黑,觀望悸心魂。
舟人空斂棹,風波正自奔。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觀灃水漲》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灃水漲》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詩歌。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洪水的觀察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夏天下雨,萬壑的雨水匯聚在一起,使得灃水漲得很高,暮色中的灃水渾渾噩噩。草木遍布河谷,洪水浩渺地一片平川都被吞沒。漂浮的槎木如山一般浮在水面上,波濤洶涌,泡沫也翻滾。北方的水匯入涇河和渭河,經過的地方沒有平靜的來源。云嶺籠罩在黑暗中,望著景象之后,心神不安恐懼。船上的人緊縮著槳,風浪正猛烈地沖擊著船只前進。
這首詩通過描繪洪水景象,傳達了自然的瘋狂力量和人類面對自然力量的微弱與無助。詩人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洪水的壯觀景象,展示了洪水的強大威力和對生命的威脅。詩人的觀察和描寫使人深感人與自然的脆弱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人類在自然面前只能順應和適應,體現了對自然的敬畏和敬畏。
這首詩揭示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強調了人類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珍視。通過對洪水景象的描寫,詩人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威力,同時也展現了人類的微不足道和無助。這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類對自然的敬畏,給人以深思和感嘆。
“濤沫亦洪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fēng shuǐ zhǎng
觀灃水漲
xià yǔ wàn hè còu, fēng zhǎng mù hún hún.
夏雨萬壑湊,灃漲暮渾渾。
cǎo mù yíng chuān gǔ, chán màn yī píng tūn.
草木盈川谷,澶漫一平吞。
chá gěng fāng mí fàn, tāo mò yì hóng fān.
槎梗方瀰泛,濤沫亦洪翻。
běi lái zhù jīng wèi, suǒ guò wú ān yuán.
北來注涇渭,所過無安源。
yún lǐng tóng hūn hēi, guān wàng jì xīn hún.
云嶺同昏黑,觀望悸心魂。
zhōu rén kōng liǎn zhào, fēng bō zhèng zì bēn.
舟人空斂棹,風波正自奔。
“濤沫亦洪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