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賦蕪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恨不賦蕪城”全詩
代為兜率地,留得古樓名。
石塔添潮影,銅壺斷漏聲。
我來空吊古,恨不賦蕪城。
分類:
《鼓樓懷古》楊志 翻譯、賞析和詩意
《鼓樓懷古》
興廢何年事,無由問老成。
代為兜率地,留得古樓名。
石塔添潮影,銅壺斷漏聲。
我來空吊古,恨不賦蕪城。
中文譯文:
興盛與衰敗發生的具體時間是什么時候,難以追問到歷史的老盡頭。歷代的人們為了延續這座古老樓閣的名字,不斷維修和保護。石塔倒映著潮水的影子,銅壺不斷發出漏水的聲音。我來到這里,空懸古時的思念,只恨不能寫下那荒廢城池的景象。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鼓樓感嘆興廢與衰敗的事情,表達了對歷史與時光流轉的思考。鼓樓作為一個歷史遺跡,見證了歲月更替和歷史的沉淀。作者感嘆人們為了保護這座古老樓閣的名字,不斷修復它,并通過描繪石塔的倒映和銅壺的漏水聲,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嘆。最后,作者借鼓樓之景,表達了對歷史的思念和對荒廢城池的惋惜之情。
賞析:
楊志是北宋末年的文學家,他的詩作多以寫實手法,以及對社會現象與人情的關注著稱。《鼓樓懷古》也是他創作的一首富有感嘆和思考的詩詞作品。
整首詩以問句開頭,由“興廢何年事,無由問老成”,凸顯了對歷史的思考,提出疑問。然后,通過“代為兜率地,留得古樓名”來強調歷代人們對這座古樓的維修和保護,展現了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珍視。接下來,“石塔添潮影,銅壺斷漏聲”通過描寫景物,來投射出時間與歷史的變遷,使詩詞具有形象感和感官沖擊力。最后一句“我來空吊古,恨不賦蕪城”則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思念之情和對曾經繁盛的城池的遺憾。
整首詩既有現實的描寫,也有抒發感情的色彩。通過對外貌的描繪與舊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思索和沉思。其中的“鼓樓”作為詩中的主體,不僅體現了作者對鼓樓的關注和思念,也引申出對歷史和年代變遷的思考與反思。通過對石塔和銅壺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意境與色彩。全詩通過對思緒的吐露,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思緒,引發人們對歷史與興衰的反思與撫慰之情。
“恨不賦蕪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lóu huái gǔ
鼓樓懷古
xīng fèi hé nián shì, wú yóu wèn lǎo chéng.
興廢何年事,無由問老成。
dài wéi dōu shuài dì, liú dé gǔ lóu míng.
代為兜率地,留得古樓名。
shí tǎ tiān cháo yǐng, tóng hú duàn lòu shēng.
石塔添潮影,銅壺斷漏聲。
wǒ lái kōng diào gǔ, hèn bù fù wú chéng.
我來空吊古,恨不賦蕪城。
“恨不賦蕪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