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旗方照三千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旗方照三千家”全詩
我亦門闌多喜色,君今衣缽得家傳。
龍旗方照三千家,虎榜爭趨五百仙。
莫道中年情態薄,華涂名節盡加鞭。
分類:
《賀王伯愚登第》葉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世上沒有什么稚嫩的雁子飛向林泉,只有登上科舉之路的人才能心平氣和。我在門闌處也是喜色滿面,因為你如今獲得了家學傳承的衣缽。
龍旗在照耀著三千家,虎榜上爭先恐后的是五百位仙人。不要說中年時期的情態匱乏,華美的裝飾只會加深你的名節之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葉寘所作。詩人以賀王伯愚登科為題材,表達了對科舉制度的贊賞和對成功者的祝賀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世無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暗喻科舉之路艱辛,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實現社會地位的提升。詩人通過寓言的方式,凸顯了科舉中有選擇性,只有經過層層篩選的人才能取得成功的艱辛之處。
接著詩人自喻“我亦門闌多喜色”,意味著詩人自己也有一份喜悅之情。表達了詩人對科舉考試的贊同,對成功考中的人的祝賀。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龍旗方照三千家,虎榜爭趨五百仙”的壯麗場景。這里的“龍旗”和“虎榜”分別指代科舉考試中的狀元(龍子)和榜眼(虎賁)。這里用數字表示了登科的人數眾多,層層選拔之嚴格。通過這種形象的描繪,表現了那種在科舉考試中成績優異者榮耀和眾人追捧的景象。
最后兩句“莫道中年情態薄,華涂名節盡加鞭”,詩人表達了對于中年成功者的支持和勸誡。不要因為中年而疲乏,成功者應該注重自己的名節,保持高尚的品德。
整首詩以明銳的語言、幽默的描寫展示了科舉制度的榮耀和壓力,贊美了成功考中的人并寄托了對科舉制度的期待。
“龍旗方照三千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wáng bó yú dēng dì
賀王伯愚登第
shì wú gāo yàn dào lín quán, wéi yǒu dēng kē lù tǎn rán.
世無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wǒ yì mén lán duō xǐ sè, jūn jīn yī bō dé jiā chuán.
我亦門闌多喜色,君今衣缽得家傳。
lóng qí fāng zhào sān qiān jiā, hǔ bǎng zhēng qū wǔ bǎi xiān.
龍旗方照三千家,虎榜爭趨五百仙。
mò dào zhōng nián qíng tài báo, huá tú míng jié jǐn jiā biān.
莫道中年情態薄,華涂名節盡加鞭。
“龍旗方照三千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