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已堪悲失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此已堪悲失腳”出自宋代雍有容的《富樂山》,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zhì cǐ yǐ kān bēi shī jiǎo,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至此已堪悲失腳”全詩
《富樂山》
當時四海一劉備,至此已堪悲失腳。
出語翻為樂國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出語翻為樂國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分類:
《富樂山》雍有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富樂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雍有容。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對亂世現狀的悲憫之情和對理想國家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當時四海一劉備,
至此已堪悲失腳。
出語翻為樂國想,
是人止可偏方看。
詩意和賞析:
詩詞開篇以“劉備”為象征,將當時的亂世形容成了一個無根的劉備,失去了立足之地。劉備是中國歷史上蜀漢的開國功臣,被視為仁君,雍有容用他來象征理想的國家和社會秩序。但在亂世之中,這樣的理想無處可寄托。
接下來的兩句“出語翻為樂國想,是人止可偏方看”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國家的思念和向往。詩人在亂世之中,無法言說真正的愿景,只能以傾向喜樂的言辭描繪憧憬的國度。這里的“樂國”指代的是一個理想中的國家,與現實狀態形成鮮明對比。而最后一句“是人止可偏方看”則表示只有止步于這種局限的虛影之中,思索和期望的人才能有所感悟。
整首詩詞借助劉備的形象,通過對亂世現況的批判和對理想國家的渴望,表達了作者對時代造成的困境的痛感與對理想社會的向往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句式和象征意義的運用,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會的現實困境,并展示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思索。
“至此已堪悲失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lè shān
富樂山
dāng shí sì hǎi yī liú bèi, zhì cǐ yǐ kān bēi shī jiǎo.
當時四海一劉備,至此已堪悲失腳。
chū yǔ fān wéi lè guó xiǎng, shì rén zhǐ kě piān fāng kàn.
出語翻為樂國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至此已堪悲失腳”平仄韻腳
拼音:zhì cǐ yǐ kān bēi shī jiǎo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至此已堪悲失腳”的相關詩句
“至此已堪悲失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至此已堪悲失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至此已堪悲失腳”出自雍有容的 《富樂山》,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