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何似五弦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弦何似五弦琴”全詩
百代相因三代禮,七弦何似五弦琴。
時逢否泰有消長,道在乾坤無古今。
所以孟軻生戰國,欲承三圣正人心。
分類:
《讀史七首》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七首》是宋代文學家于石的作品,描繪了歷史的起源和發展。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歷史的記錄始于浩難時期,封建制度的出現實現了王朝的傳承。百代相繼,禮樂制度沿襲了三代的傳統,七弦琴何能與五弦琴相比。時興時廢、盛極必衰是歷史的常態,道理就存在于永恒的天地之間,與古今無關。正因如此,孟軻生活在戰國時期,渴望繼承古代三位圣人的思想,以成就社會的和諧與安寧。
詩意:
《讀史七首》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以及對正義和智慧的追求。詩中提到的浩難和王朝傳承,象征著歷史中的動蕩和秩序的建立。百代相因,三代禮樂的傳承,體現了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七弦琴與五弦琴的對比,象征著歷史的變遷和演進。詩的最后一句則突出了道理的永恒與超越古今的特點,以及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賞析:
《讀史七首》融合了對歷史的思考、宏大的歷史背景以及對理想社會的向往,揭示了歷史的循環性和普遍規律。通過對歷史的追溯,作者提出了對正義和道理的追求,表達了對社會和人類前途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傳承和發展是歷史的主題,道理是智慧的源泉。作者通過對孟軻的提及,強調了對三圣思想的推崇和追求,表現了作者對和平與和諧社會的向往。
這首詩意境深遠,是對歷史和人類發展規律的深度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思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通過閱讀和思索這首詩,人們可以對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引發個人對于道義和智慧的追求。
“七弦何似五弦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qī shǒu
讀史七首
jué chū kāi pì hào nán míng, dì jiàng ér wáng xù kě xún.
厥初開闢浩難名,帝降而王緒可尋。
bǎi dài xiāng yīn sān dài lǐ, qī xián hé sì wǔ xián qín.
百代相因三代禮,七弦何似五弦琴。
shí féng fǒu tài yǒu xiāo zhǎng, dào zài qián kūn wú gǔ jīn.
時逢否泰有消長,道在乾坤無古今。
suǒ yǐ mèng kē shēng zhàn guó, yù chéng sān shèng zhèng rén xīn.
所以孟軻生戰國,欲承三圣正人心。
“七弦何似五弦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