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楚興亡事已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楚興亡事已休”全詩
鄭君不肯更名籍,項伯胡為賜姓劉。
寡助固知親亦叛,孤忠忍以主為讎。
人臣貴在明大義,勿為身謀為國謀。
分類:
《讀史七首》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七首》
漢楚興亡事已休,
至今堪嘆亦堪羞。
鄭君不肯更名籍,
項伯胡為賜姓劉。
寡助固知親亦叛,
孤忠忍以主為讎。
人臣貴在明大義,
勿為身謀為國謀。
中文譯文:
讀史七首
漢楚的興亡已經結束,
直到現在仍令人嘆息和羞恥。
鄭君不愿換姓氏,
項伯卻被賜姓劉。
在困厄中得不到幫助,
忠義的孤身為仇敵所忍受。
作為臣子貴在明白大義,
不要只為個人的私謀而忽略國家的大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于石的作品,通過對漢楚歷史中的一些事件的思考和反思,揭示了人們對歷史的沉思和對國家的思考。
詩的第一句“漢楚興亡事已休”,表達了漢楚兩個大國的興衰已經過去,然而這段歷史依然讓人慨嘆和感到慚愧。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歷史的回憶和反思。
第二句“鄭君不肯更名籍,項伯胡為賜姓劉”,指的是歷史上的一些人物,鄭君和項伯因為個人的堅守或政治原因而承受了名義上的改變,這種變動體現了歷史的無常和命運的干預。
接下來的兩句“寡助固知親亦叛,孤忠忍以主為讎”,表達了在困境中得不到支持,甚至親人反叛的悲涼和忠義所受的委屈。這里作者反思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和道義的沖突。
最后兩句“人臣貴在明大義,勿為身謀為國謀”,強調了作為臣子要明白國家的大義,不能只考慮個人的私利,要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是作者對人們思考和行為的道德警示。
整首詩通過對歷史的思索,揭示了人們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反思和詰問。同時,詩中描繪了歷史中一些人物的命運和人性的矛盾,呼喚人們思考和堅守大義。
“漢楚興亡事已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qī shǒu
讀史七首
hàn chǔ xīng wáng shì yǐ xiū, zhì jīn kān tàn yì kān xiū.
漢楚興亡事已休,至今堪嘆亦堪羞。
zhèng jūn bù kěn gēng míng jí, xiàng bó hú wéi cì xìng liú.
鄭君不肯更名籍,項伯胡為賜姓劉。
guǎ zhù gù zhī qīn yì pàn, gū zhōng rěn yǐ zhǔ wèi chóu.
寡助固知親亦叛,孤忠忍以主為讎。
rén chén guì zài míng dà yì, wù wèi shēn móu wèi guó móu.
人臣貴在明大義,勿為身謀為國謀。
“漢楚興亡事已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