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衣人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土木衣人衣”全詩
墻屋被文繡,民有號寒兒。
禽獸食人食,土木衣人衣。
俗偷或過侈,民窮易為非。
君子固有守,豈若世所為。
富貴茍可得,貧賤終莫移。
分類:
《感興五首》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興五首》是宋代詩人于石所作的五首詩。這首詩主要描述了社會之中貧富差距的問題,以及貧窮和富貴對人性的影響。
中文譯文:
鷹犬吃得飽肉,饑餓的人厭倦稀粥。
住房內被絢麗文繡裝飾,有人民發出哀號的寒兒。
禽獸吃盡盡人食,土木可穿的衣物被人們穿著。
俗人或者奢侈,受苦的人易于犯罪。
君子堅守,豈能像世俗所為。
富貴或者可得,貧窮和卑賤無法改變。
詩意與賞析:這首詩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描繪,探討了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問題。首先,通過形象的比喻表達了貧富懸殊的事實,鷹犬吃得飽肉而饑餓的人只能吃稀粥,形象地揭示了富貴與貧窮之間的差距。然后,詩人以墻屋被文繡包裹、民眾為寒兒發出哀號等情景來展現了社會中貧困者的悲苦處境。接著,詩人通過對禽獸食人食、土木衣人衣等現象的描寫,來暗示社會中物質貧乏時,人們對于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惡劣環境下人性的扭曲。最后,詩人呼吁君子堅守自己的道德原則,不被世俗的風氣所迷惑,而不是效仿世俗所為。同時,他也表達了一種認識,即貧賤雖然無法改變,但富貴并不是一個人一生的追求目標。
總的來說,《感興五首》在揭示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的同時,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修養、道德底線等價值觀的思考和倡導。同時,詩人也通過對社會現狀的描述,警示人們在富貴與貧賤間應抱持一顆堅守正義之心。
“土木衣人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xīng wǔ shǒu
感興五首
yīng quǎn bǎo liáng ròu, jī rén yàn zhōu mí.
鷹犬飽梁肉,饑人厭粥糜。
qiáng wū bèi wén xiù, mín yǒu hào hán ér.
墻屋被文繡,民有號寒兒。
qín shòu shí rén shí, tǔ mù yī rén yī.
禽獸食人食,土木衣人衣。
sú tōu huò guò chǐ, mín qióng yì wèi fēi.
俗偷或過侈,民窮易為非。
jūn zǐ gù yǒu shǒu, qǐ ruò shì suǒ wéi.
君子固有守,豈若世所為。
fù guì gǒu kě dé, pín jiàn zhōng mò yí.
富貴茍可得,貧賤終莫移。
“土木衣人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