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欺天絕漢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前欺天絕漢統”全詩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機至丘壟。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分類:
《漳河疑冢》俞應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漳河疑冢》是宋代俞應符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生前欺天絕漢統,
死后欺人設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
何有馀機至丘壟。
人言疑冢我不疑,
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
必有一冢藏君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懷疑和對生死事理的思考。作者以漳河疑冢的形象,暗喻了人們在生前和死后的行為都存在欺騙與不可信的現象。作者認為人生用智慧去辯解死亡的意義毫無意義,因為死后就是徹底的終結,不存在任何后續的機會。面對他人對漳河疑冢的猜測和懷疑,作者表示自己并不懷疑,而是握有一種至今未被人知曉的方法。作者提出必須要盡力探索世間所有疑冢中的七十二座,相信其中必定有一座藏有君主的尸體。
賞析:
《漳河疑冢》這首詩詞以寓言的修辭手法,通過對漳河疑冢的描述來表達對人生真相和現實世界的質疑。作者以冢墓作為比喻,揭示了人們在生前或死后常常行使欺騙與不可信的行為,呈現出人性的復雜性和虛偽的一面。同時,作者也探討了生死的辯證關系,認為對于已逝的人來說,智慧和思考已經沒有意義,死后將是徹底的終結。最后,作者通過揭示自己握有某種不為人知的方法,暗示著在這片似乎充滿欺騙和疑問的世界中,仍然存在著未知的真相和可能的出路。
這首詩詞構思巧妙,言簡意賅,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人性、生死和真相的深入思考,給人留下了一些思考和解讀的余地。
“生前欺天絕漢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hé yí zhǒng
漳河疑冢
shēng qián qī tiān jué hàn tǒng, sǐ hòu qī rén shè yí zhǒng.
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后欺人設疑冢。
rén shēng yòng zhì sǐ jí xiū, hé yǒu yú jī zhì qiū lǒng.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機至丘壟。
rén yán yí zhǒng wǒ bù yí, wǒ yǒu yī fǎ jūn wèi zhī.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zhí xū jǐn fā yí zhǒng qī shí èr, bì yǒu yī zhǒng cáng jūn shī.
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生前欺天絕漢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