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取士凡數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來取士凡數涂”全詩
君家有兒不肯娛,口誦七經隨卷舒。
渥洼從來產龍駒,鸑鷟乃是真鳳雛。
一朝過我父子俱,自稱窮苦世為儒。
雪窗夜映孫康書,春隴晝荷兒寬鋤。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門慷慨曳長裾。
神童之科今有無,談經射策皆壯夫。
古來取士凡數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羅相秦理不誣,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賦歸歟,待君釋褐還鄉閭。
分類:
《送朱天錫童子》張景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朱天錫童子》是宋代張景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金滿籯富有余,
一經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兒不肯娛,
口誦七經隨卷舒。
渥洼從來產龍駒,
鸑鷟乃是真鳳雛。
一朝過我父子俱,
自稱窮苦世為儒。
雪窗夜映孫康書,
春隴晝荷兒寬鋤。
翻然西入天子都,
出門慷慨曳長裾。
神童之科今有無,
談經射策皆壯夫。
古來取士凡數涂,
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羅相秦理不誣,
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賦歸歟,
待君釋褐還鄉閭。
譯文:
黃金滿滿裝滿了籃子,財富超過所需,
一經教育子弟,金錢不能相比。
你家有個兒子不愿享受榮華富貴,
口誦七經,隨心所欲。
渥洼之地常產龍駒,
鸑鷟(yù zuì)才是真正的鳳凰雛。
一旦你和你的父親去世,
自稱貧窮,卻在世間以儒者自居。
雪中的窗戶夜晚映照著孫康的書,
春天的田野白天孩子們寬松地耕種。
突然,你往西去天子的都城,
走出門時慷慨地拖著長裳。
神童之科如今有沒有,
談經論策的都是壯年男子。
古來選拔士人時常有爭議,
但愿每一個人都能吹奏竽樂。
甘羅侍奉秦朝沒有冤枉之處,
世人看著掌中的珍寶。
彎腰還不如寫賦歸鄉村,
等待你放下貧窮的衣冠回到故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儒家教育理念的崇尚和對士人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一個有才華的童子朱天錫,以及他家庭的清貧和對儒學的執著追求,展現了儒家學問的高尚價值和人格魅力。
首先,詩中通過黃金和教育子弟的對比,強調了儒家教育的重要性。黃金象征著物質財富,籃子滿滿裝滿黃金,但詩人認為教育子弟勝過金錢。這表明詩人對于儒家教育的推崇,認為它比財富更有價值。
其次,詩中描繪了朱天錫和他家庭的清貧。盡管家境貧寒,但朱天錫卻堅持口誦七經,表現出對儒學的虔誠和追求。詩人稱贊他為真正的鳳凰雛,意味著他具有卓越的才能和潛力,有可能成為儒家學問中的杰出人物。
詩中還描述了朱天錫的學習情況和行為舉止。他夜晚在雪中的窗戶前閱讀孫康的書籍,白天在春天的田野里輕松地耕種。這些描寫展現了他的勤奮和謙遜,以及對知識的追求。
后半部分的詩句描繪了朱天錫離開家鄉,去往京城的場景。他出門時慷慨地拖著長裳,表現出他的豪情壯志。
詩的最后部分提到了"神童之科",指的是選拔士人的科舉考試。詩人希望每個有才華的人都能有機會在科舉中展現自己的才能,像吹奏竽樂一樣展示自己的才華。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朱天錫的期待和祝愿。他提到了甘羅侍奉秦朝的故事,認為只要才華得到認可,就能被視為珍寶。詩人希望朱天錫能放下貧窮的衣冠,回到故鄉,為人們所贊頌。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儒家教育和士人的贊美,強調了知識和才華的重要性,以及對追求學問和品德的崇高追求。它展示了詩人對清廉高尚的人格和儒家價值觀的推崇,并期望有才華的人能夠得到應有的機會和認可。
“古來取士凡數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ū tiān xī tóng zǐ
送朱天錫童子
huáng jīn mǎn yíng fù yǒu yú, yī jīng jiào zǐ jīn bù rú.
黃金滿籯富有余,一經教子金不如。
jūn jiā yǒu ér bù kěn yú, kǒu sòng qī jīng suí juǎn shū.
君家有兒不肯娛,口誦七經隨卷舒。
wò wā cóng lái chǎn lóng jū, yuè zhuó nǎi shì zhēn fèng chú.
渥洼從來產龍駒,鸑鷟乃是真鳳雛。
yī zhāo guò wǒ fù zǐ jù, zì chēng qióng kǔ shì wèi rú.
一朝過我父子俱,自稱窮苦世為儒。
xuě chuāng yè yìng sūn kāng shū, chūn lǒng zhòu hé ér kuān chú.
雪窗夜映孫康書,春隴晝荷兒寬鋤。
fān rán xī rù tiān zǐ dōu, chū mén kāng kǎi yè zhǎng jū.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門慷慨曳長裾。
shén tóng zhī kē jīn yǒu wú, tán jīng shè cè jiē zhuàng fū.
神童之科今有無,談經射策皆壯夫。
gǔ lái qǔ shì fán shù tú, dàn yuàn yī yī lìng chuī yú.
古來取士凡數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gān luó xiāng qín lǐ bù wū, shì rén kàn qǔ zhǎng zhōng zhū.
甘羅相秦理不誣,世人看取掌中珠。
zhé yāo wèi biàn fù guī yú, dài jūn shì hè huán xiāng lǘ.
折腰未便賦歸歟,待君釋褐還鄉閭。
“古來取士凡數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