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寂云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野寂云晦”全詩
蒼茫隨思遠,蕭散逐煙微。
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獨歸。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煙際鐘》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煙際鐘》是唐代文學家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隱隱的起伏在何處,
迢迢地送行太陽余輝。
蒼茫廣袤的天地隨著我的思緒遠去,
寂靜而朦朧的云霧任由煙微飄散。
秋色的野原上,云層籠罩著黑暗,
望著歸來的山中僧人孤獨歸去。
詩意:
《煙際鐘》描繪了一個落日的景象,通過描寫遠山遠云、遠離塵囂的寂靜場景,表達了作者的感懷之情。詩中通過物象的描寫來表現人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深邃、寧靜的視角和內心思索的意境。
賞析:
《煙際鐘》以簡練的文字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通過獨特的語言藝術手法,表達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隱含著對生命的短暫、追求內心寧靜與遠離塵囂的愿望,以及對大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詩簡潔明快,以凝望山中僧人歸來的場景收束全篇,表現出作者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通過對大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將景象與情感相結合,展示了唐代文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情感的表達。《煙際鐘》在表現主題和意境上兼具感嘆和思索之情,是一首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詩歌作品。
“秋野寂云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ān jì zhōng
煙際鐘
yǐn yǐn qǐ hé chǔ, tiáo tiáo sòng luò huī.
隱隱起何處,迢迢送落暉。
cāng máng suí sī yuǎn, xiāo sàn zhú yān wēi.
蒼茫隨思遠,蕭散逐煙微。
qiū yě jì yún huì, wàng shān sēng dú guī.
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獨歸。
“秋野寂云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