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啄膻腥不肯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啄膻腥不肯逐”全詩
吞鵲之肝啄鵲腦,竊食偷居還自保。
鳳凰五色百鳥尊,知鳶為害何不言。
霜鹯野鷂得殘肉,同啄膻腥不肯逐。
可憐百鳥紛縱橫,雖有深林何處宿。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鳶奪巢》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鳶奪巢》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的一首詩。詩中以鳶與鵲的斗爭為主題,揭示了些許生存法則和社會現象。
野鵲野鵲巢林梢,
鴟鳶恃力奪鵲巢。
吞鵲之肝啄鵲腦,
竊食偷居還自保。
詩中描繪了野鵲筑巢在樹梢上,然而鳶恃強力奪取了野鵲的巢穴。鳶吞食了鵲的肝,啄取了鵲的腦,借此強迫鵲離開巢穴,以此來保護自己。
鳳凰五色百鳥尊,
知鳶為害何不言。
霜鹯野鷂得殘肉,
同啄膻腥不肯逐。
詩中則揭示了其他鳥類對于鳶的恥辱和恐懼。比如鳳凰和其他各種美麗的鳥類為什么不站出來告訴世人鳶是個害群之馬。霜鹯和野鷂得到了鳶留下的殘肉,盡管膻腥四溢,它們卻不敢追趕鳶離去。
可憐百鳥紛縱橫,
雖有深林何處宿。
詩中最后兩句表達了百鳥因為鳶的存在而流離失所,雖然森林浩繁,但何處才是它們真正的棲息地呢?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野鵲筑巢樹梢高,
鳶鷹憑力奪巢巧。
吞鵲肝腦攫巢兒,
偷居竊食自保好。
鳳凰眾鳥美色非,
為何不告鳶惡徒。
霜鹯和野鷂可憐,
同啄膻腥不肯逐。
百鳥紛飛毫無依,
即使深森何處宿。
這首詩表達了人性中的一些貪婪和欺凌,展示了生存法則中的弱肉強食。韋應物以鳶奪巢為背景,揭示了社會中的鳶鷹行為,并在惡行中引發了讀者對于正義和道德的思考。它也可以被視為對于社會不公和弱勢群體遭受欺凌的關注和呼吁。
“同啄膻腥不肯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ān duó cháo
鳶奪巢
yě què yě què cháo lín shāo, chī yuān shì lì duó què cháo.
野鵲野鵲巢林梢,鴟鳶恃力奪鵲巢。
tūn què zhī gān zhuó què nǎo,
吞鵲之肝啄鵲腦,
qiè shí tōu jū hái zì bǎo.
竊食偷居還自保。
fèng huáng wǔ sè bǎi niǎo zūn, zhī yuān wéi hài hé bù yán.
鳳凰五色百鳥尊,知鳶為害何不言。
shuāng zhān yě yào dé cán ròu, tóng zhuó shān xīng bù kěn zhú.
霜鹯野鷂得殘肉,同啄膻腥不肯逐。
kě lián bǎi niǎo fēn zòng héng,
可憐百鳥紛縱橫,
suī yǒu shēn lín hé chǔ sù.
雖有深林何處宿。
“同啄膻腥不肯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