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過東崦吃僧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過東崦吃僧茶”全詩
丹青嶺樹膽寒葉,水墨江天噪亂鴉。
付酒一杯真樂事,讀書萬卷是愁涯。
更嘗世故知閒味,河水依然鬢自華。
分類:
《東庵與道者語有感》張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庵與道者語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蘊。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瘦策松間日又斜,
更過東崦吃僧茶。
丹青嶺樹膽寒葉,
水墨江天噪亂鴉。
付酒一杯真樂事,
讀書萬卷是愁涯。
更嘗世故知閒味,
河水依然鬢自華。
譯文:
瘦弱的身形在松林中,太陽又斜斜地西下,
繼續前行到東崦吃僧人泡的茶。
山嶺上的樹葉如丹青畫般膽寒,
江天之間的水墨畫面亂鴉嘈雜。
舉起一杯酒是真正的快樂事情,
讀萬卷書卻是憂心之源。
更加領略世故的滋味,
河水流淌,頭發依然華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道士在東庵的對話中的感悟和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以自然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太陽斜斜西下、松林和嶺上的樹葉、江天的水墨畫面和嘈雜的烏鴉聲,傳達出一種幽靜而凄美的氛圍。
詩中的“瘦策松間日又斜”和“更過東崦吃僧茶”表達了作者行走于山林之間的孤寂和尋求心靈安寧的愿望。山林的景色給作者帶來些許的寧靜,而與道士共飲茶水也讓他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情境。
接下來的兩句“丹青嶺樹膽寒葉,水墨江天噪亂鴉”運用了藝術和自然景物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不安。樹葉的膽寒和烏鴉的嘈雜聲給詩中的畫面增添了一種冷寂和混亂的氛圍。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帶來了一絲解脫和安慰。“付酒一杯真樂事”表明作者在與道士的交流中感到真正的快樂。然而,接著他提到“讀書萬卷是愁涯”,暗示了讀書帶來的憂愁和無盡的思考。最后兩句“更嘗世故知閒味,河水依然鬢自華”表達了作者在閱歷世事之后的淡然和從容,他看透了人事滄桑,但內心仍然保持著一份寧靜和華發的顏色。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苦樂的感悟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這種反思和思辨的情感在宋代的詩詞中十分常見,體現了當時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和思想狀態。
“更過東崦吃僧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ān yǔ dào zhě yǔ yǒu gǎn
東庵與道者語有感
shòu cè sōng jiàn rì yòu xié, gèng guò dōng yān chī sēng chá.
瘦策松間日又斜,更過東崦吃僧茶。
dān qīng lǐng shù dǎn hán yè, shuǐ mò jiāng tiān zào luàn yā.
丹青嶺樹膽寒葉,水墨江天噪亂鴉。
fù jiǔ yī bēi zhēn lè shì, dú shū wàn juǎn shì chóu yá.
付酒一杯真樂事,讀書萬卷是愁涯。
gèng cháng shì gù zhī xián wèi, hé shuǐ yī rán bìn zì huá.
更嘗世故知閒味,河水依然鬢自華。
“更過東崦吃僧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