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來難免震凌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來難免震凌憂”全詩
墻基有罅相將踣,地杖無釘自在浮。
仆折松枝通夾溜,兒編竹葉學行舟。
衣衾漂濕渾閑事,且上書樓把畫收。
分類:
《漏屋雨》趙崇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漏屋雨》是宋代詩人趙崇森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官屋破舊、雨水漏進來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在困頓中的無奈和憂慮。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官屋無錢可得修,
雨來難免震凌憂。
墻基有罅相將踣,
地杖無釘自在浮。
仆折松枝通夾溜,
兒編竹葉學行舟。
衣衾漂濕渾閑事,
且上書樓把畫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個官屋的破舊景象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困境和無奈。官屋因為沒有錢修繕而無法避免雨水的侵入,這使得作者倍感憂慮。墻基已經出現裂縫,似乎隨時會倒塌,地杖沒有釘子固定,自由浮動。仆人折斷了松枝,用來堵住漏水的縫隙,孩子們則編織竹葉仿佛要駕駛小舟。衣衫被雨水打濕,這些瑣碎的事情使得作者更加苦悶。然而,作者并沒有陷入絕望,而是選擇了上書樓閣,將自己創作的畫作收藏其中,寄托了自己的希望與夢想。
這首詩表達了貧困與困頓中的堅韌和樂觀。作者通過描寫官屋的破敗和雨水的侵入,凸顯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然而,詩中的仆人和孩子們的行動展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應對困境,用有限的資源做出了努力。最后,作者選擇了上書樓閣,將自己的創作保存其中,這體現了詩人對于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同時也是對美好未來的一種寄托。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貧困生活的畫面,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遞出作者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這首詩詞在表達困境中的人們如何保持樂觀和積極的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雨來難免震凌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òu wū yǔ
漏屋雨
guān wū wú qián kě dé xiū, yǔ lái nán miǎn zhèn líng yōu.
官屋無錢可得修,雨來難免震凌憂。
qiáng jī yǒu xià xiāng jiāng bó, dì zhàng wú dīng zì zài fú.
墻基有罅相將踣,地杖無釘自在浮。
pū zhé sōng zhī tōng jiā liū, ér biān zhú yè xué xíng zhōu.
仆折松枝通夾溜,兒編竹葉學行舟。
yī qīn piào shī hún xián shì, qiě shàng shū lóu bǎ huà shōu.
衣衾漂濕渾閑事,且上書樓把畫收。
“雨來難免震凌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