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作林下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久作林下想”全詩
人生能幾何,苦不自知足。
西風吹繁霜,凍雁鳴相逐。
老干枯無條,積葉掩深谷。
冉冉四序遷,忽見一陽復。
今年才四十,玄鬢忽已禿。
久作林下想,雅致在幽獨。
三逕幾株松,一窗數竿竹。
任懶鉏荒園,更種淵明菊。
逍遙以終年,澹然忘所欲。
分類:
《冬至日書懷》趙處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至日書懷》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處澹。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冬至日書懷
歲月不可挽,迅如雙轉轂。
人生能幾何,苦不自知足。
西風吹繁霜,凍雁鳴相逐。
老干枯無條,積葉掩深谷。
冉冉四序遷,忽見一陽復。
今年才四十,玄鬢忽已禿。
久作林下想,雅致在幽獨。
三逕幾株松,一窗數竿竹。
任懶鉏荒園,更種淵明菊。
逍遙以終年,澹然忘所欲。
中文譯文:
冬至日,懷念之書
歲月無法挽回,如同雙轉轂般迅速。
人生有多少,卻不自知滿足之苦。
西風吹動繁霜,凍雁互相追逐鳴叫。
老樹干干枯瘦無條,積厚的落葉掩蓋深谷。
四季漸漸遷移變化,突然出現一絲陽光復蘇。
今年才四十歲,黑發忽然變得禿頂。
長期沉浸于林間思索,雅致在幽靜獨處。
三條小徑上幾株松樹,一扇窗外數竿竹。
任由懶散地荒廢花園,更種植淵明的菊花。
無拘無束地度過整年,平靜無求地忘卻欲望。
詩意和賞析:
《冬至日書懷》是一首表達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懷念之作。詩人以冬至日為背景,借此抒發對歲月逝去的無奈和迅速流轉的感慨。他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不要貪婪追求,而是自知知足。
詩中的自然景象描繪了冬至時節的寒冷和凄涼,西風吹拂著繁霜,凍雁鳴叫相互追逐。老樹干瘦弱,厚厚的落葉覆蓋在深谷中,傳達出歲月的荏苒和生命的枯槁。
然而,詩人也表達了一絲希望和轉機。他在四季更迭之中突然感受到一絲陽光的回歸,這象征著希望和新生。但與此同時,他也反觀自身,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中年,玄鬢卻迅速脫落,對時間無情的流逝感到惋惜。
詩人追求一種雅致的生活境界,喜歡在幽靜獨處的林間沉思。他通過描繪林中的幾株松樹和窗外的竹子,表達了對淡泊清凈、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度,他任由荒廢的花園不加整理,更種植著淵明的菊花。這是一種逍遙自在的態度,不受拘束地過完整年,平靜地忘卻了一切欲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流逝、人生變遷和內心追求的描繪,表達了對歲月逝去的感嘆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詩人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和自身的體驗,喚起讀者對時間流逝不可挽回的思考,呼吁人們珍惜當下,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同時,詩中也傳達了逍遙自在、追求自我價值的生活態度,引發人們對于何為真正的快樂和滿足的思考。
“久作林下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zhì rì shū huái
冬至日書懷
suì yuè bù kě wǎn, xùn rú shuāng zhuǎn gǔ.
歲月不可挽,迅如雙轉轂。
rén shēng néng jǐ hé, kǔ bù zì zhī zú.
人生能幾何,苦不自知足。
xī fēng chuī fán shuāng, dòng yàn míng xiāng zhú.
西風吹繁霜,凍雁鳴相逐。
lǎo gān kū wú tiáo, jī yè yǎn shēn gǔ.
老干枯無條,積葉掩深谷。
rǎn rǎn sì xù qiān, hū jiàn yī yáng fù.
冉冉四序遷,忽見一陽復。
jīn nián cái sì shí, xuán bìn hū yǐ tū.
今年才四十,玄鬢忽已禿。
jiǔ zuò lín xià xiǎng, yǎ zhì zài yōu dú.
久作林下想,雅致在幽獨。
sān jìng jǐ zhū sōng, yī chuāng shù gān zhú.
三逕幾株松,一窗數竿竹。
rèn lǎn chú huāng yuán, gèng zhǒng yuān míng jú.
任懶鉏荒園,更種淵明菊。
xiāo yáo yǐ zhōng nián, dàn rán wàng suǒ yù.
逍遙以終年,澹然忘所欲。
“久作林下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