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墻出遠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低墻出遠山”全詩
野水浸官渡,低墻出遠山。
絕葷如鶴瘦,習懶慣童頑。
我亦皈真者,來公半日閑。
分類:
《昭孝道院》趙菊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昭孝道院》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菊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深戶不開,
竹屋兩三間。
野水浸官渡,
低墻出遠山。
絕葷如鶴瘦,
習懶慣童頑。
我亦皈真者,
來公半日閑。
譯文:
深山中的門戶不曾打開,
竹屋只有兩三間。
田野的水淹沒了官渡,
低矮的墻外是遠山。
不再食用肉類,身體瘦削如同鶴,
生活懶散,兒童頑皮慣了。
我也是皈依真理的人,
來到這里與公半日閑談。
詩意:
《昭孝道院》描繪了一個寧靜而隱蔽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于遠離塵囂、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詩中的昭孝道院可以被理解為一個僻靜的修行場所,詩人通過描寫這個地方的自然景觀和生活環境,表達了對于簡樸、清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這個地方融為一體,認同了這里的生活方式,表達了對于修身養性的追求和對于放松身心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約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昭孝道院的景象,通過對于自然環境和生活狀態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將野水淹沒官渡和低墻外的遠山與深山中的竹屋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昭孝道院的寧靜與隱蔽。詩中還運用了比喻,將絕葷如鶴瘦與習懶慣童頑相對照,突出了詩人對于簡樸生活和遠離俗務的態度。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寧靜、淡泊的氛圍,通過對于昭孝道院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于心靈歸宿的渴望和對于修身養性的追求。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禪意,鼓勵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深入思考生活的真諦。同時,詩中也傳遞了一種對于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呼喚人們回歸本真,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低墻出遠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xiào dào yuàn
昭孝道院
yún shēn hù bù kāi, zhú wū liǎng sān jiān.
云深戶不開,竹屋兩三間。
yě shuǐ jìn guān dù, dī qiáng chū yuǎn shān.
野水浸官渡,低墻出遠山。
jué hūn rú hè shòu, xí lǎn guàn tóng wán.
絕葷如鶴瘦,習懶慣童頑。
wǒ yì guī zhēn zhě, lái gōng bàn rì xián.
我亦皈真者,來公半日閑。
“低墻出遠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