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泉沙鼎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烹泉沙鼎憶”全詩
烹泉沙鼎憶,讀易紙窗明。
菊上霜偏力,梅邊日最清。
孤吟誰與和,落葉上階鳴。
分類:
《山》趙汝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
茅屋初寒夜,
衾裯整未成。
烹泉沙鼎憶,
讀易紙窗明。
菊上霜偏力,
梅邊日最清。
孤吟誰與和,
落葉上階鳴。
中文譯文:
茅屋初寒夜,
寒夜中茅屋的涼意初現,
衾裯整未成。
寢衣寢具還未擺放整齊。
烹泉沙鼎憶,
烹泉中的沙鼎使我回憶起往昔,
讀易紙窗明。
透過紙窗,讀易經的光線明亮。
菊上霜偏力,
菊花上的霜有些頑強,
梅邊日最清。
在梅樹旁邊,陽光最為明凈。
孤吟誰與和,
我獨自吟唱,沒有人與我和聲,
落葉上階鳴。
落葉在臺階上響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趙汝唫的作品,通過描寫一夜之間的景色變化,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寂寞之情。
詩的第一句"茅屋初寒夜,衾裯整未成"描繪了一個茅屋中初冬夜晚的景象。茅屋的涼意透過詩句傳達出來,衾裯還未整理好,暗示了詩人的孤獨。
接著,詩人通過"烹泉沙鼎憶,讀易紙窗明"來表達自己對過去的回憶。烹泉和讀易是古人修身養性的方式,這里通過這兩個動作,詩人勾起了對往昔歲月的懷念。
在下兩句中,詩人運用了自然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菊上霜偏力,梅邊日最清"描繪了菊花上頑強的霜和梅樹旁陽光的明亮,這種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化了詩人的孤寂感。
最后兩句"孤吟誰與和,落葉上階鳴"再次強調了詩人的孤獨。詩人獨自吟唱,沒有人與他和聲,而臺階上的落葉的聲音則強調了這種孤寂之感。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展現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孤獨,通過對物象的運用,使詩句充滿了意境和情感。這首詩表達了一個人在寂寞夜晚中對過去的回憶和內心的孤獨的感受,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烹泉沙鼎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山
máo wū chū hán yè, qīn chóu zhěng wèi chéng.
茅屋初寒夜,衾裯整未成。
pēng quán shā dǐng yì, dú yì zhǐ chuāng míng.
烹泉沙鼎憶,讀易紙窗明。
jú shàng shuāng piān lì, méi biān rì zuì qīng.
菊上霜偏力,梅邊日最清。
gū yín shuí yǔ hé, luò yè shàng jiē míng.
孤吟誰與和,落葉上階鳴。
“烹泉沙鼎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