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發故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桐花發故枝”出自唐代孫昌胤的《清明》,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tóng huā fā gù zhī,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桐花發故枝”全詩
《清明》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分類:
《清明》孫昌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
清明暮春里,
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
桐花發故枝。
沉冥慚歲物,
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
遷喬并羽儀。
【譯文】
清明時節的黃昏,
我感到憂郁地望著北山邊。
死灰復燃的燧火,
使桐花綻放在舊枝上。
沉默寂靜讓人慚愧年華的流轉,
喜悅的宴會阻止了朋友的相聚。
無法與在林間的鳥兒相比,
這些遷徙的并帶羽翼的樹木在儀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清明的時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詩人望著北山邊,心中憂愁煩悶。他借用燧火開新焰和桐花發故枝的形象來暗示自己的不安和焦慮。沉默寂靜使他對自己的年華流逝感到慚愧,而喜宴卻阻止了朋友們的相聚,讓他感到無法參與其中。詩人將自己比作林間的鳥兒,而將喜宴上的人們比作遷徙的并帶羽翼的樹木,暗示了他與喜宴的人們之間的差異和疏離。
整首詩語言簡練明快,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巧妙的比喻手法,傳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迷茫。清明時節本應是人們共享春光和歡樂的時刻,但詩人卻在這樣的時刻感到孤獨和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并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內心自我的反省。
“桐花發故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清明
qīng míng mù chūn lǐ, chàng wàng běi shān chuí.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suì huǒ kāi xīn yàn, tóng huā fā gù zhī.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shěn míng cán suì wù, huān yàn zǔ péng zhī.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bù jí lín jiān niǎo, qiān qiáo bìng yǔ yí.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桐花發故枝”平仄韻腳
拼音:tóng huā fā gù zh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桐花發故枝”的相關詩句
“桐花發故枝”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桐花發故枝”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桐花發故枝”出自孫昌胤的 《清明》,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