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若使三郎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若使三郎見”出自宋代趙肅遠的《楊妃菊》,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dāng shí ruò shǐ sān láng jiàn,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當時若使三郎見”全詩
《楊妃菊》
元是馬嵬山下魄,脫胎今復對西風。
當時若使三郎見,又自東籬召入宮。
當時若使三郎見,又自東籬召入宮。
分類:
《楊妃菊》趙肅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妃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肅遠。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是馬嵬山下魄,
脫胎今復對西風。
當時若使三郎見,
又自東籬召入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妃的形象和她的命運。楊妃原本是馬嵬山下的女子,她的靈魂在那里轉世,經歷了輪回,今天她再次面對著西風。如果當初能讓當時的皇帝李世民見到她,她可能又會被召入宮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楊妃的命運傳奇,表達了作者對楊妃的懷念和對她命運的思考。詩中的馬嵬山下是楊妃的出身地,也是她最初的歸宿。"馬嵬山下魄"形象地描繪了楊妃的靈魂最初所在的地方。"脫胎今復對西風"表達了楊妃通過輪回,今天又面對著西風,意味著她的命運注定無法擺脫。"三郎"指的是李世民,當初如果他能見到楊妃,她可能又會被召入宮中,再次成為皇后。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楊妃曾經的榮華富貴和失去的遺憾之情。
整首詩詞憑借簡練的語言和深沉的意境,展現了楊妃的悲劇命運和對她的思念之情。趙肅遠通過這首詩詞,抒發了對楊妃的懷念和對命運的思考,使讀者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和人生的無常。
“當時若使三郎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fēi jú
楊妃菊
yuán shì mǎ wéi shān xià pò, tuō tāi jīn fù duì xī fēng.
元是馬嵬山下魄,脫胎今復對西風。
dāng shí ruò shǐ sān láng jiàn, yòu zì dōng lí zhào rù gōng.
當時若使三郎見,又自東籬召入宮。
“當時若使三郎見”平仄韻腳
拼音:dāng shí ruò shǐ sān láng jià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當時若使三郎見”的相關詩句
“當時若使三郎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當時若使三郎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當時若使三郎見”出自趙肅遠的 《楊妃菊》,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