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野興牽羈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野興牽羈興”全詩
觸目旌旗非族類,無言桃李少精神。
可憐野興牽羈興,不分紅塵雜虜塵。
直待元戎攘卻后,峴山無惜領嘉賓。
分類:
《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虜騎未退》趙萬年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虜騎未退》是宋代趙萬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美麗而敵軍仍未撤離。
平日里我不傷春天,但今日逢上了春天,卻感到憂愁如殺人。
眼前的景象,旌旗招展,敵軍已經進入了我們的境內,這并不是我們的同類。
花草樹木沉默寡言,缺少生機活力。
可憐的是那些本應自由奔放的野性,如今卻受到束縛,無法分辨紅塵和外敵的混雜。
只有等到敵軍被驅逐后,我們才能恢復自由,直到那時,峴山不會辜負擔任嘉賓的榮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上城郊,遠望春色美麗,但心情卻被敵軍入侵所困擾的情景。作者平日里不傷春天,但今天的春天卻讓他感到憂愁如殺人。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敵軍入侵的擔憂和對自由的渴望。他觸目所見的旌旗和敵軍的存在,使得本應繁花似錦的世界顯得沉寂和缺乏精神。然而,詩人仍然希望等到敵軍被趕走后,自己的家園才能恢復往日的自由和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敵軍入侵和作者內心的矛盾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束縛的痛苦感受。詩中的春天形象與現實的敵軍入侵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作者通過對春天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和和平的向往,希望能夠擺脫敵軍的威脅,重拾昔日的安寧和繁榮。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和敵軍的存在,營造了一種緊張和矛盾的氛圍。作者情感真摯,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整首詩詞情緒凝練而深沉,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將戰亂和束縛的痛苦感受傳遞給讀者,引發人們對和平和自由的思考。
“可憐野興牽羈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sān rì dēng chéng jiāo wài chūn sè kě rén ér lǔ qí wèi tuì
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虜騎未退
píng shēng chūn rì bù shāng chūn, jīn rì féng chūn chóu shā rén.
平生春日不傷春,今日逢春愁殺人。
chù mù jīng qí fēi zú lèi, wú yán táo lǐ shǎo jīng shén.
觸目旌旗非族類,無言桃李少精神。
kě lián yě xìng qiān jī xìng, bù fēn hóng chén zá lǔ chén.
可憐野興牽羈興,不分紅塵雜虜塵。
zhí dài yuán róng rǎng què hòu, xiàn shān wú xī lǐng jiā bīn.
直待元戎攘卻后,峴山無惜領嘉賓。
“可憐野興牽羈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