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禾麻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馀禾麻潤”全詩
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適。
乘閒陟上方,□尋唐人石。
豈期當三仗,一天云四冪。
快哉風南來,萬籟相呼吸。
雨馀禾麻潤,是山皆喜色。
一杯傾晚飲,綠瓜間未實。
是非不到耳,休厭山城寂。
樹影抹橫煙,角聲暗落日。
長江去不返,況此百年客。
企首老玉仙,白發何由摘。
分類:
《題云間閣》趙希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云間閣》是宋代趙希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題云間閣
昔年嚴大夫,偶來怨遷謫。
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適。
乘閒陟上方,□尋唐人石。
豈期當三仗,一天云四冪。
快哉風南來,萬籟相呼吸。
雨馀禾麻潤,是山皆喜色。
一杯傾晚飲,綠瓜間未實。
是非不到耳,休厭山城寂。
樹影抹橫煙,角聲暗落日。
長江去不返,況此百年客。
企首老玉仙,白發何由摘。
中文譯文:
云間閣上作題
昔年嚴大夫,偶然遭受貶謫。
我身本有麋鹿之姿,得此已經自我適應。
乘著閑暇登上高處,尋找唐人題刻的石碑。
豈料此時正值三仗之期,一天之內云層四次冪增。
多么歡快啊,南風吹來,萬物的聲音相互呼吸。
雨水滋潤著禾麻,山中的一切都顯得欣喜。
舉起杯子暢飲晚霞,綠瓜藤間的果實尚未成熟。
是非之事未能觸及我的耳朵,我不厭倦山城的寧靜。
樹影在濃煙中融合,牛角的聲音隱約傳來,太陽已悄悄落下。
長江水一去不復返,何況我這客居百年之人。
仰望老玉仙,白發又何以摘取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和人生境遇的感悟。
詩的開篇,詩人提到了昔年的嚴大夫,暗示了自己也曾經歷過被貶謫的境遇,與他有共鳴之情。接著,詩人以自然界的麋鹿形象來比喻自己,表示已經適應了現在的處境。
詩中描述了詩人在閑暇之時登高遠眺,尋找唐代的題刻石碑,暗示了他對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詩人卻在這個時候遭遇了連續不斷的云霧,形容云層密布,使得景色一片朦朧。這里的"三仗"指的是一天之內云層的四次冪增加,以強調云霧的濃厚。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如南風吹來萬物相呼應,雨水滋潤著禾麻,山中一片喜悅的景象。這些景色給詩人帶來愉悅和快樂。
但詩人并不忘記提到自己的處境,他舉起酒杯,與晚霞共飲,但綠瓜藤間的果實尚未成熟,這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的期望和希望未能實現。不過,詩人并不為是非之事所困擾,他寧愿享受山城的寂靜。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自然界的景物再次表達對人生的思考。樹影抹橫煙,角聲暗落日,形容太陽漸漸西沉的景象,表達了流逝和離別的意味。詩人提到長江一去不返,暗示人生的無常和流動性,而自己作為百年客居之人更是感嘆。
最后兩句是對自己老去和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人仰望老玉仙,白發又何以摘取呢?表達了對年老的感觸和對光陰流逝的無奈。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個人情感,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命境遇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雨馀禾麻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ún jiān gé
題云間閣
xī nián yán dài fū, ǒu lái yuàn qiān zhé.
昔年嚴大夫,偶來怨遷謫。
wǒ běn mí lù zī, dé cǐ yǐ zì shì.
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適。
chéng xián zhì shàng fāng, xún táng rén shí.
乘閒陟上方,□尋唐人石。
qǐ qī dāng sān zhàng, yì tiān yún sì mì.
豈期當三仗,一天云四冪。
kuài zāi fēng nán lái, wàn lài xiāng hū xī.
快哉風南來,萬籟相呼吸。
yǔ yú hé má rùn, shì shān jiē xǐ sè.
雨馀禾麻潤,是山皆喜色。
yī bēi qīng wǎn yǐn, lǜ guā jiān wèi shí.
一杯傾晚飲,綠瓜間未實。
shì fēi bú dào ěr, xiū yàn shān chéng jì.
是非不到耳,休厭山城寂。
shù yǐng mǒ héng yān, jiǎo shēng àn luò rì.
樹影抹橫煙,角聲暗落日。
cháng jiāng qù bù fǎn, kuàng cǐ bǎi nián kè.
長江去不返,況此百年客。
qǐ shǒu lǎo yù xiān, bái fà hé yóu zhāi.
企首老玉仙,白發何由摘。
“雨馀禾麻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