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能力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由來能力疾”全詩
客同春日出,鳥向谷風啼。
澹泊云無著,崎嶇路欲迷。
由來能力疾,歸踏夕陽低。
分類:
《早春山行》鄭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春山行》是宋代詩人鄭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舍雨余好,
溪深萬竹齊。
客同春日出,
鳥向谷風啼。
澹泊云無著,
崎嶇路欲迷。
由來能力疾,
歸踏夕陽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早春時分登山行走的景象和心境。作者首先描述了山舍在雨過后的美好景色,暗示著大自然的寧靜和清新。接著,他描繪了深深的溪流和萬竹齊齊,表現出山林的幽深和生機勃勃。隨后,詩人提到與他同行的客人們在春日的早晨一同出發,而鳥兒在谷風中鳴叫,增添了一種生動的氛圍。在這個環境中,作者感受到了山水的寧靜與生命的活躍。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表現出了自己的心境。他說云彩平淡無奇,沒有著落,而他所走的路途崎嶇不平,有些迷茫。這種對外在環境的描繪實際上是在揭示詩人內心的感受。他過著簡樸的生活,不受外界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他始終懷有一種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歸途。他說自古以來,他一直有著追求進步和行動的能力,所以他能夠迅速地回到家中,追隨夕陽的光芒,回到了他的住所。這里的夕陽象征著歸途和安定,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賞析:
《早春山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水和心境,與自然融為一體。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自我表達,表達了對寧靜、自由和追求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山舍雨余與溪深萬竹的對比,以及澹泊云無著與崎嶇路欲迷的對比,使詩詞更加豐富和生動。
整首詩的節奏明快,行文流暢,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詩人的內心感受和追求也貫穿其中,使得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早春山行》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由、寧靜以及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宋代文人特色,對后世的文人詩歌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由來能力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shān xíng
早春山行
shān shě yǔ yú hǎo, xī shēn wàn zhú qí.
山舍雨余好,溪深萬竹齊。
kè tóng chūn rì chū, niǎo xiàng gǔ fēng tí.
客同春日出,鳥向谷風啼。
dàn bó yún wú zhuó, qí qū lù yù mí.
澹泊云無著,崎嶇路欲迷。
yóu lái néng lì jí, guī tà xī yáng dī.
由來能力疾,歸踏夕陽低。
“由來能力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