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谽谺偃重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谽谺偃重檐”全詩
谽谺偃重檐,彎環依疊嶂。
緬想融結初,鐫鑱自天匠。
了無斧鑿跡,但覺盤根壯。
深可數千尺,廣逾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門亦昭曠。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巨楠面幢蓋,翠蔓垂帷帳。
木靈不知名,境幽或難狀。
我時馳征軺,奔走倦塵鞅。
獲此一段奇,欣然愜微尚。
欲去興未闌,行行重回望。
分類:
《題資州東巖》鄭鋼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資州東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鄭鋼。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逕轉得幽谷,云巖屹相向。
穿行曲折的小徑帶領我來到幽深的山谷,云霧彌漫,山峰挺立相對。
谽谺偃重檐,彎環依疊嶂。
山谷中傳來鳥鳴聲,重重檐角下垂,山峰彎曲環抱,層巒疊嶂。
緬想融結初,鐫鑱自天匠。
回想起山谷形成的初期,仿佛是天神的手藝一樣精巧。
了無斧鑿跡,但覺盤根壯。
山谷沒有任何鑿刻痕跡,卻感受到樹木盤根錯節的雄壯。
深可數千尺,廣逾八九丈。
山谷深不見底,高廣超過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門亦昭曠。
山谷中的洞穴既幽深又狹窄,松樹的門戶也廣闊明亮。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山谷中的房屋數不勝數,廓清舍宇足有三千間,其中排列著五百尊佛像。
巨楠面幢蓋,翠蔓垂帷帳。
巨大的楠木樹覆蓋著山谷,翠綠的藤蔓垂掛著帷幔。
木靈不知名,境幽或難狀。
山谷中的木靈并沒有名字,它們的環境幽深,或許難以形容。
我時馳征軺,奔走倦塵鞅。
我曾駕駛著馬車奔走于旅途,疲倦得塵土模糊。
獲此一段奇,欣然愜微尚。
如今我得到了這一段美景,心情愉悅,滿足于微小的幸福。
欲去興未闌,行行重回望。
雖然想要離開,但心情愉快未曾消退,一路行來不禁回首眺望。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鄭鋼游覽資州東巖的情景。他通過描述山谷的幽深、山峰的雄偉、洞穴的幽窈、房屋的眾多和自然景觀的壯麗,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中融入了作者的游覽經歷和感受,以及對幸福的體驗和回味。整首詩詞以清新、婉約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愉悅感。讀者閱讀此詩時,可以感受到山谷的寧靜、山峰的壯美以及作者的喜悅之情,同時也能夠引發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谽谺偃重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ī zhōu dōng yán
題資州東巖
jìng zhuǎn dé yōu gǔ, yún yán yì xiāng xiàng.
逕轉得幽谷,云巖屹相向。
hān xiā yǎn zhòng yán, wān huán yī dié zhàng.
谽谺偃重檐,彎環依疊嶂。
miǎn xiǎng róng jié chū, juān chán zì tiān jiàng.
緬想融結初,鐫鑱自天匠。
liǎo wú fǔ záo jī, dàn jué pán gēn zhuàng.
了無斧鑿跡,但覺盤根壯。
shēn kě shǔ qiān chǐ, guǎng yú bā jiǔ zhàng.
深可數千尺,廣逾八九丈。
dòng xué jì yǎo tiǎo, sōng mén yì zhāo kuàng.
洞穴既窈窕,松門亦昭曠。
kuò shě sān qiān jiè, zhōng liè wǔ bǎi xiàng.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jù nán miàn chuáng gài, cuì màn chuí wéi zhàng.
巨楠面幢蓋,翠蔓垂帷帳。
mù líng bù zhī míng, jìng yōu huò nán zhuàng.
木靈不知名,境幽或難狀。
wǒ shí chí zhēng yáo, bēn zǒu juàn chén yāng.
我時馳征軺,奔走倦塵鞅。
huò cǐ yī duàn qí, xīn rán qiè wēi shàng.
獲此一段奇,欣然愜微尚。
yù qù xìng wèi lán, xíng xíng chóng huí wàng.
欲去興未闌,行行重回望。
“谽谺偃重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