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卻蓑衣翁自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披卻蓑衣翁自漁”全詩
時歸坐在短篷底,白占一溪云水居。
分類:
《漁父》鄭夢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父》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鄭夢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漁父披掉了蓑衣,獨自在漁船上垂釣,
周圍是青荷,他用荷葉包著飯,柳枝穿魚。
時而歸來坐在短篷底下,
如白云一樣占據了整個溪流。
詩意:
《漁父》描繪了一個漁夫的生活場景。詩中的漁父拋卻了日常的衣著,獨自一人駕駛漁船,專注地垂釣。他的周圍是一片青翠的荷葉,他用荷葉包裹著簡單的飯食,用柳枝作為魚鉤。漁父時不時地回到短篷下坐著,安靜地享受著自己的漁船和水上的寧靜。整首詩把漁父的生活狀態和環境描繪得細膩而恬靜,傳達出一種寧靜與自在的意境。
賞析:
《漁父》通過描繪漁父的生活細節,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寧靜自在的境界。詩中的漁父拋卻了繁雜的世俗,穿著簡樸,專心致志地垂釣,與自然環境相融合。他靠著自己的努力過上簡樸而自在的生活,沒有被功名利祿所困擾。詩中的青荷、白云、溪水等景物與漁父的心境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畫面。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清凈自然、遠離塵囂的向往,以及對簡單生活的贊美。漁父的形象象征著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他在小船上獨處,與自然相對,享受著自由和寧靜。整首詩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漁父的生活場景,展示了作者對清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漁父生活狀態的描寫,向讀者傳達了一種追求寧靜、超越紛擾的心境,引導人們反思現代社會的喧囂與浮躁,倡導返璞歸真、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在。同時,作為一首描寫自然景物的詩詞,它也展示了中國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尊崇。
“披卻蓑衣翁自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ù
漁父
pī què suō yī wēng zì yú, qīng hé bāo fàn liǔ chuān yú.
披卻蓑衣翁自漁,青荷包飯柳穿魚。
shí guī zuò zài duǎn péng dǐ, bái zhàn yī xī yún shuǐ jū.
時歸坐在短篷底,白占一溪云水居。
“披卻蓑衣翁自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