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侶同游俗慮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侶同游俗慮消”全詩
人間別有神仙境,云里深藏古洞霄。
石穴幽陰然火照,琳宮清曠隔塵囂。
山蟠九鎖人希到,得侶同游俗慮消。
分類:
《大滌洞天留題》鄭名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滌洞天留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鄭名卿。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問路先從通濟橋,
沿溪長岸去迢迢。
人間別有神仙境,
云里深藏古洞霄。
石穴幽陰然火照,
琳宮清曠隔塵囂。
山蟠九鎖人希到,
得侶同游俗慮消。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神奇的山洞景觀。詩人首先詢問路線,從通濟橋開始,沿著長長的溪流岸邊前行。在人間的平凡世界之外,隱藏著一個神仙般的境界。古老的洞穴隱藏在云霧之中,似乎與塵世隔絕。石洞幽暗陰森,但火光照亮了內部。琳瑯滿目的宮殿清幽寧靜,與塵囂的世俗相隔絕。這座山洞蜿蜒曲折,有九道門鎖,很少有人能夠到達。但是一旦找到知音,一同游覽,塵世的煩惱將會消散。
賞析:
《大滌洞天留題》通過描繪神秘而幽靜的山洞景觀,展示了詩人鄭名卿對于遠離塵囂、尋求寧靜的向往。詩中的通濟橋、長岸、云霧、古洞霄、石穴、琳宮等形象描繪生動,給人以清幽、神奇的感覺。詩人通過山洞所具有的幽靜和與世隔絕的特性,來表達對于超脫塵世紛擾的向往和渴望。其中提到的山洞有九道門鎖,說明很少有人能夠到達這里,這更增加了山洞的神秘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找到知音,一同游覽山洞,消除塵世的煩惱。這種尋求知音和共享美好的愿望,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對于友誼和寧靜的珍視。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山洞景觀作為意象,通過對于幽靜、神秘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遠離塵囂、尋求寧靜和友誼的向往,給人以舒適、寧靜的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物的情懷和追求。
“得侶同游俗慮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dí dòng tiān liú tí
大滌洞天留題
wèn lù xiān cóng tōng jì qiáo, yán xī zhǎng àn qù tiáo tiáo.
問路先從通濟橋,沿溪長岸去迢迢。
rén jiān bié yǒu shén xiān jìng, yún lǐ shēn cáng gǔ dòng xiāo.
人間別有神仙境,云里深藏古洞霄。
shí xué yōu yīn rán huǒ zhào, lín gōng qīng kuàng gé chén xiāo.
石穴幽陰然火照,琳宮清曠隔塵囂。
shān pán jiǔ suǒ rén xī dào, dé lǚ tóng yóu sú lǜ xiāo.
山蟠九鎖人希到,得侶同游俗慮消。
“得侶同游俗慮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