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遭繁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季夏遭繁霜”全詩
未制芙蓉裳,已習離騷語。
綽約雖多姿,涕零何如雨。
季夏遭繁霜,天寒不可御。
分類:
《滌愫》鄭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滌愫》是宋代文學家鄭樵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嗟余本固陋,湛身入花渚。
未制芙蓉裳,已習離騷語。
綽約雖多姿,涕零何如雨。
季夏遭繁霜,天寒不可御。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鄭樵對自己才情的懷疑和對逆境的痛苦感嘆。他自稱愚陋不堪,卻渴望能融入美麗的花渚之中。他感嘆自己尚未達到芙蓉裳的絕世容顏,但已經熟悉了離騷的辭章。詩中描繪了他優美多姿的形象,卻流下了如雨的淚水。他在盛夏竟然遭遇了寒霜的侵襲,感嘆自己無法抵擋命運的威力。
賞析:
《滌愫》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首句“嗟余本固陋,湛身入花渚”,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情的懷疑和對美好世界的向往。他自稱“余”(指自己)愚陋不堪,卻渴望能融入花渚的美景之中。這種自謙和向往的心態,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藝術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未制芙蓉裳,已習離騷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美貌的不滿和對文學才華的自信。他說自己尚未打造出像芙蓉花那樣美麗的裳衣,但卻已經熟悉了《離騷》這首偉大的詩篇。這里的離騷是屈原的作品,詩人通過引用離騷來表達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和對自己才華的自信。
接下來的兩句“綽約雖多姿,涕零何如雨”,通過詩人形容自己綽約多姿的形象,卻流下了如雨的淚水,表達了他內心的痛苦和孤獨。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對自身情感的矛盾,使詩中的情感更加豐富和真實。
最后兩句“季夏遭繁霜,天寒不可御”,通過季夏遭遇繁霜和無法抵御天寒的形象,表達了詩人面對逆境時的無助和無奈。這種對命運的感慨,使整首詩增加了一種深沉和悲涼的氛圍。
總體而言,《滌愫》是一首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的詩詞,通過對自我懷疑、對美的追求、對命運的感慨等多重情感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藝術的熱愛。
“季夏遭繁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í sù
滌愫
jiē yú běn gù lòu, zhàn shēn rù huā zhǔ.
嗟余本固陋,湛身入花渚。
wèi zhì fú róng shang, yǐ xí lí sāo yǔ.
未制芙蓉裳,已習離騷語。
chuò yuē suī duō zī, tì líng hé rú yǔ.
綽約雖多姿,涕零何如雨。
jì xià zāo fán shuāng, tiān hán bù kě yù.
季夏遭繁霜,天寒不可御。
“季夏遭繁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