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多屢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壯志多屢驚”全詩
輕風入馬蹄,一瞬萬里平。
朝發長安都,暮抵受降城。
陰山聞鬼哭,征人晝夜行。
黃塵雖染衣,紫翠堪奪睛。
男兒平生游,壯志多屢驚。
刑楚豈不佳,舟楫非吾情。
休夸魚稻鄉,莫戀煙波清。
幸能脫毛錐,側聽匣中鳴。
分類:
《書事》周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事》
北客樂馳驅,
髀肉渾不生。
輕風入馬蹄,
一瞬萬里平。
朝發長安都,
暮抵受降城。
陰山聞鬼哭,
征人晝夜行。
黃塵雖染衣,
紫翠堪奪睛。
男兒平生游,
壯志多屢驚。
刑楚豈不佳,
舟楫非吾情。
休夸魚稻鄉,
莫戀煙波清。
幸能脫毛錐,
側聽匣中鳴。
中文譯文:
北方的客人歡樂地馳驅,
大腿肉不生滿而松弛。
微風吹入馬蹄間,
一瞬間萬里大地平坦。
早晨出發,向著長安城,
傍晚到達,抵達受降城。
陰山傳來鬼哭聲,
征人日夜行軍路。
黃土塵埃雖染衣,
紫翠山川堪奪目。
男兒一生征戰游歷,
壯志常常受到挫折驚擾。
刑符楚國的美景又有何佳處,
舟楫行船并非我所向往之情。
不要夸耀魚米之鄉,
不要迷戀江湖的清幽。
幸運的是能夠脫離世俗的束縛,
側身傾聽匣中琴鳴之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北方的旅行者的行程,表達了游歷途中的辛苦與壯志以及對于世俗紛擾的疏離之情。詩詞以北方客人的旅途為主題,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感受,表達了對于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回應。
詩中的北客馳驅,形容旅行者歡快地奔馳著,但髀肉松弛的描寫則透露了他們辛苦的旅程。詩中的馬蹄輕風和一瞬間萬里平的描繪,傳遞了旅行的速度和距離感,同時也暗示了旅行者的精神飛揚。
詩中的長安都和受降城,代表了旅行者的起點和終點,早晨出發,傍晚到達,顯示了旅途的辛勞和漫長。陰山聞鬼哭的描述,增加了一種神秘和凄涼的氛圍,暗示著旅途中的困難和危險。
黃塵和紫翠的描繪,表現了北方旅途中的土地景色,黃塵染衣和紫翠堪奪眼目,既有現實的污濁與美麗的自然景色并存。男兒平生游的句子,表達了旅行者的豪情壯志,但又常常受到挫折和驚擾。
刑楚和舟楫的對比,表達了旅行者對于美景和世俗生活的不同態度。刑楚指的是楚國的刑場,暗示了世俗的殘酷和不堪;而舟楫則代表了船舶和征戰的生活,旅行者認為舟楫并非他所向往之情。
詩的結尾呼應了開頭的北客樂馳驅的場景,提醒人們不要夸耀魚米之鄉,不要迷戀煙波清幽,而是應該尋求超脫世俗束縛的機會。幸運的是,旅行者能夠脫離世俗的束縛,側身傾聽匣中琴鳴之音,表達了對于內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旅行者的旅途和思考,表達了對于現實世界的疏離和對于內心追求的渴望。旅途中的辛苦和困難,以及對于美景和世俗的思考,使詩詞具有一種超越現實的意味,呼喚人們在紛擾的世界中尋求內心的自由和追求。
“壯志多屢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ì
書事
běi kè lè chí qū, bì ròu hún bù shēng.
北客樂馳驅,髀肉渾不生。
qīng fēng rù mǎ tí, yī shùn wàn lǐ píng.
輕風入馬蹄,一瞬萬里平。
cháo fā cháng ān dōu, mù dǐ shòu xiáng chéng.
朝發長安都,暮抵受降城。
yīn shān wén guǐ kū, zhēng rén zhòu yè xíng.
陰山聞鬼哭,征人晝夜行。
huáng chén suī rǎn yī, zǐ cuì kān duó jīng.
黃塵雖染衣,紫翠堪奪睛。
nán ér píng shēng yóu, zhuàng zhì duō lǚ jīng.
男兒平生游,壯志多屢驚。
xíng chǔ qǐ bù jiā, zhōu jí fēi wú qíng.
刑楚豈不佳,舟楫非吾情。
xiū kuā yú dào xiāng, mò liàn yān bō qīng.
休夸魚稻鄉,莫戀煙波清。
xìng néng tuō máo zhuī, cè tīng xiá zhōng míng.
幸能脫毛錐,側聽匣中鳴。
“壯志多屢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