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笑傲北窗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窗笑傲北窗眠”全詩
在蔥佳氣藹禎祥,小小一村名古隍。
屋西有山名虎耳,東流挹抱長溪水。
三峰筆架卓面前,背后駒驪翠屏奇。
繞簾數頃祖遺田,信可容儂耕曉煙。
摘山釣水美且鮮,南窗笑傲北窗眠。
三馀祗把子孫教,不伯趁炎競浮躁。
先于道誼后文章,事長謙恭事親孝。
桑麻芋粟小園收,社醖茅柴逐旋筍。
但得官清搖役省,此生溫飽復何求。
分類:
《古隍行》朱南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隍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朱南強。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茂林修竹恒蒼蒼,
畦蘭畹芷勝幽芳。
在蔥佳氣藹禎祥,
小小一村名古隍。
屋西有山名虎耳,
東流挹抱長溪水。
三峰筆架卓面前,
背后駒驪翠屏奇。
繞簾數頃祖遺田,
信可容儂耕曉煙。
摘山釣水美且鮮,
南窗笑傲北窗眠。
三馀祗把子孫教,
不伯趁炎競浮躁。
先于道誼后文章,
事長謙恭事親孝。
桑麻芋粟小園收,
社醖茅柴逐旋筍。
但得官清搖役省,
此生溫飽復何求。
中文譯文:
鄭重的林木修竹永遠蒼蒼,
田間的蘭草芷草勝過幽芳。
在這綠茵茵、宜人的氣氛中,
有一個小小的村莊名叫古隍。
房屋的西邊有座山,名叫虎耳,
東邊流淌著長溪的水。
三座山峰像文房四寶放在案前,
背后是駒驪色的翠綠屏風。
圍繞著簾幕的幾頃祖傳田地,
可以容納你我早晨耕種的煙氣。
采摘山上的風景,垂釣清澈的水流,
南窗微笑,傲視北窗沉睡。
三余之年只把子孫教導,
不效仿叔伯們急于成功浮躁。
先追求道德禮義,后追求文才,
做事長久保持謙恭,事親孝敬。
桑樹、麻草、芋頭、粟米,小園收獲,
村社里釀制酒,茅草柴火燃燒追逐新竹筍。
只要官清廉,擺脫繁重的差役勞累,
這一生就能溫飽,又何求他。
詩意和賞析:
《古隍行》通過描繪鄉村的山水田園景色,展現了一種寧靜、樸素、和諧的生活態度。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茂盛的林木和修竹,以及田間花草的繁茂景色,傳達了自然環境的美好和宜人。詩人通過形容古隍這個小村莊,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珍視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詩中描繪的山水景色生動形象,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作者通過描述山、溪、屏風等元素,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神奇。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家庭美德和傳統價值觀的思考,強調了子孫教育、謙恭待人以及孝敬親長的重要性。
詩中所提到的桑麻芋粟、社醖茅柴等,反映了農村生活的豐富多樣性和對自給自足的追求。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對清廉官員和擺脫繁重勞役的向往,強調了對物質生活的簡樸要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鄉村自然景色和淳樸生活的美好,同時傳遞了詩人對家庭美德、傳統價值觀以及清廉官風的崇尚。通過描繪鄉村風景和表達對平凡生活的熱愛,詩人表達了對簡樸、和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詞具有鮮明的宋代特色,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念,也向讀者展示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態度。
“南窗笑傲北窗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huáng xíng
古隍行
mào lín xiū zhú héng cāng cāng, qí lán wǎn zhǐ shèng yōu fāng.
茂林修竹恒蒼蒼,畦蘭畹芷勝幽芳。
zài cōng jiā qì ǎi zhēn xiáng, xiǎo xiǎo yī cūn míng gǔ huáng.
在蔥佳氣藹禎祥,小小一村名古隍。
wū xī yǒu shān míng hǔ ěr, dōng liú yì bào zhǎng xī shuǐ.
屋西有山名虎耳,東流挹抱長溪水。
sān fēng bǐ jià zhuō miàn qián, bèi hòu jū lí cuì píng qí.
三峰筆架卓面前,背后駒驪翠屏奇。
rào lián shù qǐng zǔ yí tián, xìn kě róng nóng gēng xiǎo yān.
繞簾數頃祖遺田,信可容儂耕曉煙。
zhāi shān diào shuǐ měi qiě xiān, nán chuāng xiào ào běi chuāng mián.
摘山釣水美且鮮,南窗笑傲北窗眠。
sān yú zhī bà zi sūn jiào, bù bó chèn yán jìng fú zào.
三馀祗把子孫教,不伯趁炎競浮躁。
xiān yú dào yì hòu wén zhāng, shì zhǎng qiān gōng shì qīn xiào.
先于道誼后文章,事長謙恭事親孝。
sāng má yù sù xiǎo yuán shōu, shè yùn máo chái zhú xuán sǔn.
桑麻芋粟小園收,社醖茅柴逐旋筍。
dàn dé guān qīng yáo yì shěng, cǐ shēng wēn bǎo fù hé qiú.
但得官清搖役省,此生溫飽復何求。
“南窗笑傲北窗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