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梧桐月正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院梧桐月正明”全詩
促織絮寒霜氣白,隔墻誰弄紫鸞笙。
分類:
《宮詞》朱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是明代朱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來處處搗衣聲,
小院梧桐月正明。
促織絮寒霜氣白,
隔墻誰弄紫鸞笙。
中文譯文:
秋天到來,各處都傳來搗衣聲,
小院里的梧桐樹下明亮的月光。
催促著織布,細絮中帶著寒霜的白氣,
隔著墻壁,不知誰在彈奏著紫鸞笙。
詩意解析:
這首詩以宮廷內景為背景,描繪了秋天的宮廷生活。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宮廷中的景象和氛圍。秋天的到來使得宮廷里的小院充滿了悠閑寧靜的氛圍,梧桐樹下的明亮月光照亮了整個小院。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宮廷中勞作的繁忙和嚴寒的氣息。搗衣聲和織布的忙碌揭示了宮廷內部的日常勞作,細絮中帶著寒霜的白氣則暗示了寒冷的秋天。最后兩句描述了宮廷墻壁那邊傳來的紫鸞笙音,這是一種高雅的音樂樂器,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絲神秘和藝術氣息。
賞析:
《宮詞》通過描繪宮廷秋日的景象,展示了明代宮廷生活的一面。詩中所用的意象和語言都非常貼切,通過細節的描摹,讓讀者感受到了宮廷內的繁忙和冷靜共存的氛圍。梧桐樹下的明亮月光和紫鸞笙音的描繪,使整首詩具有一種優美而高雅的氣質。此外,詩中的對比也給人以深思,秋天的涼爽與宮廷內的勞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了宮廷生活中的矛盾和復雜性。
總體而言,朱權的《宮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明代宮廷秋日的景象和氛圍,同時也反映了宮廷生活的繁忙與高雅并存的特點。這首詩詞在語言表達和意境構建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值得欣賞和品味。
“小院梧桐月正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宮詞
qiū lái chǔ chù dǎo yī shēng, xiǎo yuàn wú tóng yuè zhèng míng.
秋來處處搗衣聲,小院梧桐月正明。
cù zhī xù hán shuāng qì bái, gé qiáng shuí nòng zǐ luán shēng.
促織絮寒霜氣白,隔墻誰弄紫鸞笙。
“小院梧桐月正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