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逗疏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宿云逗疏雨”全詩
晴光動千花,霞雪眩川谷。
白鷴戲深叢,黃鳥鳴灌木。
俯仰竟忘疲,歷此溪百曲。
分類:
作者簡介(吳師道)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少與許謙同師金履祥,與柳貫、吳萊、許謙往來密切。又與黃溍、柳貫、吳萊等往來倡和。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調寧國錄事。適逢大旱,禮勸富戶輸捐助購米3700石平價出售,又用官儲及贓罰錢銀38400余錠賑濟災民,使30萬人賴以存活,百姓頌德。至元初年任建德縣尹,強制豪民退出學田700畝。又建德素少茶,而榷稅尤重,經其一再上言,茶稅得以減輕。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德興開化道中三首》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德興開化道中三首》是元代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宿云逗疏雨,
昏昏吐晨曦。
晴光動千花,
霞雪映川谷。
白鷴戲深叢,
黃鳥鳴灌木。
俯仰竟忘疲,
歷此溪百曲。
詩意:
這首詩詞以大自然景觀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德興開化道中的一系列感受和體驗。詩中描繪了夜晚的宿云逗游,輕柔的雨滴點綴著清晨的曙光。隨著陽光的照射,千花綻放,晴空萬里,美麗的霞光和飄雪映照著整個川谷。白鷴在茂密的叢林中嬉戲,黃鳥在灌木叢中鳴叫。作者凝視著這一切,忘卻了疲勞,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流連忘返。他曾歷經這條彎彎曲曲的溪流,感受了百轉千回的變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觀的美麗和變幻。作者運用形象的語言,通過描繪云雨、晨曦、花朵、霞光、雪景等元素,將讀者引入一個充滿生機和美感的自然世界。詩詞中的動態描寫表現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變化,給人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白鷴和黃鳥的形象則增添了自然的活潑和鳥語花香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加生動。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這美景中的心境,他忘卻了疲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優美,展示了元代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感悟。
“宿云逗疏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xīng kāi huà dào zhōng sān shǒu
德興開化道中三首
sù yún dòu shū yǔ, shǎn shǎn tǔ chén xù.
宿云逗疏雨,睒睒吐晨旭。
qíng guāng dòng qiān huā, xiá xuě xuàn chuān gǔ.
晴光動千花,霞雪眩川谷。
bái xián xì shēn cóng, huáng niǎo míng guàn mù.
白鷴戲深叢,黃鳥鳴灌木。
fǔ yǎng jìng wàng pí, lì cǐ xī bǎi qū.
俯仰竟忘疲,歷此溪百曲。
“宿云逗疏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