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淡欲無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淡欲無山”全詩
水明疑有月,煙淡欲無山。
幽谷元非隱,高人自喜閑。
徘徊不能去,莎碧更荒灣。
分類:
《雨后晚行》何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后晚行》是元代詩人何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雨后的晚上行走,
鳥兒在黃昏后歸巢,
牛群穿越蒼莽的間隙。
水面的明亮仿佛有月亮,
煙霧淡薄幾乎看不到山巒。
幽谷原本并非隱蔽之地,
高人們自己享受閑逸。
徘徊無法離去,
莎草覆蓋著荒涼的灣岸。
詩意:
《雨后晚行》描繪了一個雨后的夜晚景象。詩人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大自然的寧靜和人與自然的親近。鳥兒歸巢、牛群穿越蒼莽之間,展示了生命的循環和自然界的安寧。水面上的明亮和淡薄的煙霧則給人以一種朦朧和神秘感。詩人提到幽谷并非隱蔽之地,高人們卻能自在地享受閑逸,表達了一種遠離塵囂、追求心靈寧靜的心境。然而,詩人也意味深長地提到徘徊不能離去,莎草覆蓋的荒涼灣岸,暗示了人們雖然向往寧靜與閑適,但現實中仍有難以逃避的紛擾和束縛。
賞析:
《雨后晚行》以簡潔而美麗的語言勾勒出雨后夜晚的靜謐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與閑適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的思考。詩中的鳥兒、牛群、水面、煙霧等意象,巧妙地傳達出自然界的神奇和安寧。同時,詩人的用詞簡練而富有意境,給人以清新、淡然的感受。詩的最后兩句雖然帶有一絲憂傷的情緒,但也反映了現實中人們難以完全擺脫紛擾的現狀。整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和深入的思考,呈現了一幅清新而富有哲理的畫面,引發人們對生活和內心自由的思考。
“煙淡欲無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òu wǎn xíng
雨后晚行
qī niǎo huáng hūn hòu, guī niú cāng mǎng jiān.
棲鳥黃昏后,歸牛蒼莽間。
shuǐ míng yí yǒu yuè, yān dàn yù wú shān.
水明疑有月,煙淡欲無山。
yōu gǔ yuán fēi yǐn, gāo rén zì xǐ xián.
幽谷元非隱,高人自喜閑。
pái huái bù néng qù, shā bì gèng huāng wān.
徘徊不能去,莎碧更荒灣。
“煙淡欲無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